太子继位真的要喊削藩,那吴王怕不是要直接靖难清君侧了。
吴王在民间的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就算是朝廷并不提削藩的事情,吴王仍然直接强行夺位,也就是稍微损失一点人望而已。
现在太子的直接属官,以及大明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员,还是理所当然的支持太子的。
但是现在这些朝廷官员好像做不了什么。
吴王是一个藩王,刚刚消灭了清虏的藩王,除非他自己犯了十恶不赦的大错,否则没有把他怎么样的理由。
现场沉默了许久之后,齐旭带着试探的心思建议:
“殿下,要不要请老先生们上书陛下,要求吴王殿下向大明朝廷转交中原省份控制权。
“或者指责吴王殿下自行处置清国君臣,属于僭越妄为。
“又或者是建议圣上北上祭拜祖宗陵寝。”
太子听了就直接摇头摆手:
“这些做法看似合乎道理,但是做出来只会激化矛盾,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再提了。”
齐旭听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今天的内部小会议也就结束了。
但是没过几天,就有人上书皇帝,要求朝廷向吴王索要中原各省的控制权。
老皇帝看到奏章直接扔在一旁没有理会。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山西、陕西、辽东的消息陆续传来,北伐军还真的在年前解决了北方的战事。
但是,中央朝廷上开始不断出现有关吴王的奏章。
本来是提出各种要求,老皇帝都是不予理会,结果奏章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激烈。
诸如:目无君上、横行不法、僭越妄为、大不敬之类的帽子陆续被扣了上去。
还有人大力鼓吹应该削藩了,关键是削藩应该首先削吴国这个最大的藩国,这样才能直接统一天下。
老皇帝本来不怎么放在心上的,但是时间长了也厌烦了。
十月初的时候,忍无可忍的老皇帝下令,将新的一批指责和弹劾吴王的大臣全面免职,流放马岛当基层移民官员去。
太子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有一大批人开始攻击吴王。
太子得到消息后,回到自己的春和殿,立刻召集了齐旭等自己的属官,直接询问他们是怎么回事:
“我不是说了吗,不要去做这些事情,那样只会惹怒父皇!”
吴王在民间的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就算是朝廷并不提削藩的事情,吴王仍然直接强行夺位,也就是稍微损失一点人望而已。
现在太子的直接属官,以及大明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员,还是理所当然的支持太子的。
但是现在这些朝廷官员好像做不了什么。
吴王是一个藩王,刚刚消灭了清虏的藩王,除非他自己犯了十恶不赦的大错,否则没有把他怎么样的理由。
现场沉默了许久之后,齐旭带着试探的心思建议:
“殿下,要不要请老先生们上书陛下,要求吴王殿下向大明朝廷转交中原省份控制权。
“或者指责吴王殿下自行处置清国君臣,属于僭越妄为。
“又或者是建议圣上北上祭拜祖宗陵寝。”
太子听了就直接摇头摆手:
“这些做法看似合乎道理,但是做出来只会激化矛盾,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再提了。”
齐旭听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今天的内部小会议也就结束了。
但是没过几天,就有人上书皇帝,要求朝廷向吴王索要中原各省的控制权。
老皇帝看到奏章直接扔在一旁没有理会。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山西、陕西、辽东的消息陆续传来,北伐军还真的在年前解决了北方的战事。
但是,中央朝廷上开始不断出现有关吴王的奏章。
本来是提出各种要求,老皇帝都是不予理会,结果奏章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激烈。
诸如:目无君上、横行不法、僭越妄为、大不敬之类的帽子陆续被扣了上去。
还有人大力鼓吹应该削藩了,关键是削藩应该首先削吴国这个最大的藩国,这样才能直接统一天下。
老皇帝本来不怎么放在心上的,但是时间长了也厌烦了。
十月初的时候,忍无可忍的老皇帝下令,将新的一批指责和弹劾吴王的大臣全面免职,流放马岛当基层移民官员去。
太子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有一大批人开始攻击吴王。
太子得到消息后,回到自己的春和殿,立刻召集了齐旭等自己的属官,直接询问他们是怎么回事:
“我不是说了吗,不要去做这些事情,那样只会惹怒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