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既能发挥‘电引火’的优势,又能避免大规模生产带来的风险。”

    朱檀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他忍不住赞叹道:“你高见!就依你所言!”

    “另外,”那谋士接着说道,“我们还可以一边试用,一边寻找替代材料和简化工艺的方法,争取早日实现‘电引火’的大规模生产。”

    “好!”

    朱檀一拍桌子,兴奋地说道:

    “就这么办!本王这就去挑选精兵强将,务必将‘电引火’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朱檀回到鲁王府时,天色已晚,夕阳的余晖给王府的琉璃瓦镀上了一层金边。

    他一进书房,就看到朱元璋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卷书,也不知是真的在看,还是在等他。

    “回来了?”朱元璋放下书卷,目光炯炯地盯着朱檀,“那个什么‘电引火’,做得怎么样了?”

    “回父皇,还算顺利。”

    朱檀随口回答。

    老朱性情急躁,若是让他知道“电引火”的种种缺陷,怕是又要龙颜大怒。

    朱元璋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嗯,还算你小子有点良心,没忘了朕交代的事。”

    他顿了顿,又说道:

    “不过你可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小子最近三天两头往外跑,是不是又去哪个青楼楚馆鬼混了?”

    “父皇冤枉啊!”

    朱檀苦笑着叫屈,“儿臣最近可是兢兢业业,除了去工坊督促‘电引火’的制作,还要去各郡县巡查,哪有时间去那种地方?”

    “哼,你小子少跟朕打马虎眼!”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

    “你那点心思,朕还能不知道?说吧,是不是又看上了哪个姑娘,想金屋藏娇?”

    朱檀无奈地叹了口气,父皇总是喜欢用这种老眼光看他,他堂堂鲁王,就算真的想找女人,也犯不着偷偷摸摸的。

    他正色道:

    “父皇,儿臣说的是真的,那些郡县推行新政,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儿臣身为藩王,自然要亲自去坐镇,才能确保新政顺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