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事越来越安定。

    朱标就很少有机会再去民间经历见识了。

    而这一次。

    朱元璋忽然发现,朱标虽然对百姓的贫苦有所了解,认识却并不深刻。

    有些东西。

    他老朱心里明镜一般。

    但朱标却对此表现的十分懵懂。

    朱元璋决定,还是让朱标亲身体验一番,才能真正了解生活在大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真实情况。

    这比让那些腐儒教导、或者说自己言传身教来的更有意义!

    毕竟,朱标对于朱元璋的意义,远不同于其他儿子。

    朱标生于龙凤元年。

    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

    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便被立为世子,寄予厚望。

    更是在大明建立后,于洪武元年就被立为了太子,正式成为帝国接班人。

    可以说,朱标对朱元璋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是太子,更是他的儿子。

    从小到大。

    朱元璋都将朱标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精雕细琢。

    指望着他继承大业,成为大明未来的优秀帝王。

    洪武十年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向太子朱标放权,让他署理政务。

    当然,老朱贪权的毛病并没有改,最终,请朱标参赞政务变成了朱标听取臣子汇报,最终拍板的还是老朱。

    朱标终其一生,也没有真的做过什么事和决断。

    但朱元璋平日里,还是不会忘了教导朱标。

    一天到晚将他带在身边,无论处理政务,还是与大臣谈话。

    基本上,都要长篇大论地教导朱标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