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君子求德若渴.如春日之阳,暖而不炽;如细雨之露,润而不躁.德之于世,宜如日月之于天,光辉皎洁,照亮苍生”。

    终于。

    有人感慨一声。

    “如此文章,中个会元,似乎.也不冤!”

    “条理分明,逻辑严密,字字珠玑,如饮醇酒!当浮一大白!”

    “如此文章,倒不像是在分析议论,反而更像是在跟先贤对话了!引经据典之纯熟,运用之巧妙,足见平日所下功夫之深了!”

    直到此时。

    哪怕是心高气傲如解缙,也不得不叹口气。

    “他的文采不如我!不过.他该中解元!心服口服!”

    黄子澄、练子宁等人看见如此文章,也不得不服气!

    大家都是读书人,文人相轻惯了,但有些东西向来都是一眼看去便能高下立判的。

    此时徐增寿的文章便是如此!

    不但字体看上去是如此的舒服,便是文章也写得如此精妙!

    随后,更有人看向后面的文章。

    顿时又是一阵惊呼。

    “这第二名的字体、文体怎么跟会元的如此相似?”

    “何止是第二名的跟他相似,便是第三,第四也都相似!”

    看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终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原来恒中书院的人写的文章用的字体都是一样的,而他们的文体结构也极为相似!

    最大的好处就是字迹清晰,工整大气,文章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终于有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嘶——!这恒中书院,简直就是天底下最精通科举考试的地方啊!”

    直到这时所有人才看向朱檀,和他背后的恒中书院众人。

    眼里满是震惊,甚至还有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