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李景隆走远,侯庸径直去了乾清宫外的南书房。

    作为大明帝国的核心之地,诸位南书房大臣已埋首公事之中,见侯庸进来,不过都是微微抬头,点头示意。

    侯庸瞥了好像谁都欠他钱的李至刚一眼,在自己的桌子后坐下。

    刚放下手中的暖炉,就有官员捧着一摞公文放在桌上,“侯部堂,刚才吏部送来的,请您过目!”

    “知道了!”侯庸淡淡的说了一声。

    正值年底,各部的事都多。而吏部的事不但多,却格外的重要。

    因为吏部掌管着大明朝所有官员的升迁,考核,外放之事。

    侯庸先是喝了一口热茶,把那摞公文最上面的一件拿在手里。

    刚一翻开,顿时皱眉。

    “原泰州教谕王志高,经吏部考核,升济南知府!”

    “胡闹呢!”侯庸心中怒道。

    一州的教谕,即便是升官也该是学正,即便是朝中有人也不过是州府的副手.....

    怎么一下就升到知府的位子,而且还是济南那样的天下名城,雄关大府?

    侯庸又低头看了眼这件公文的落款!

    侍郎陈迪!

    “胡闹!”

    侯庸心中又是暗道一句,拿着公文起身,就朝外走去。

    他这么一走,顿时吸引了南书房所有人的目光。

    侯部堂刚进来就要出去?

    而且看面色不是很好?

    ~~

    侯庸大步流星,出了宫门转千步廊,径直走入吏部衙门。

    “请陈侍郎来!”侯庸在自己的公事房内坐下,对书办吩咐道。

    不多时,吏部侍郎陈迪,急匆匆的进来,“下官见过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