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刀,咱们这事儿不矛盾啊,乡委让你扩大规模,你就扩大,该怎么就怎么,这病死猪你照样收,照样进市场,按正常价格卖,谁知道呢?出了事,不是有张主任给你扛着吗?你怕什么?”中间人黑商贩教唆起来。

    刘一刀猛吸了口烟,犹豫了起来。

    “谁跟钱过不去呢?”黑商贩继续说道。

    “怎么,你手上又来货了?上次那批货不行了,死了太久了,之前,乡委的人盯着我呢。”刘一刀问道。

    “有,市里一家养猪场,遭遇暴雨,冲了养猪场,淹死了一批,准备低价处理,这淹死的猪不是病死的,也不是猪流感,可以放心卖,不会出事的,不出事,这事,也查不出来。”中间黑商贩继续教唆着,他是很想挣这个中间差价的,他就靠这个为生的。

    刘一刀琢磨着,这一算账,可以挣不少钱呢。

    到时候把猪杀了,放冷冻,他还是有销售渠道的。

    “行,干!!”刘一刀一咬牙,见钱眼开,又瞒着赵思明,犯事了。

    而赵瑜芳这边也已经和总部在商议,包装,品牌的事宜。

    进展都很顺利,主要还是卖了赵思明这个面子,不过,魏总对板栗的零食确实是有点兴趣,因为这种零食,市面上确实很少。

    魏总在这方面是厉害的角色,他提出了更多的方案,营销和口味涉及,同时板栗本来具备滋补的功能,这是一个极好的宣传切入点。

    鲜果果业也尽快把这事落地下来。

    别人都闲,赵思明忙的要死,他要了解林峰乡的所有情况,寻找可在经济上破局的点。

    从旅游,农业,企业招商等。

    为这事,赵思明私下再次前往石坑村,了解当时经济试点村的项目情况。

    这个经济试点项目,如今只剩下刘一刀的养猪场,一家菌菇个体户,和一家葡萄棚厂,其他的均已经放弃了。

    “做大我们不敢做,没资本,也亏不起,万一失败了,我们就翻不了身了。”菌菇的农民回答道。

    “那销路如何?”赵思明又问。

    “产量少,只能和附近的镇去对接售卖,这地方远,运费就高了。”农村继续说道。

    这是大山里所有人的困境。

    赵思明也感觉,这种试点是注定失败的,原因很简单。

    你这种能做的事,市区也能做,人家运费低,渠道好,也方便。这山高皇帝远的,一般蔬菜经销商,也不想来这么深的地方收。

    赵思明分析,这种地方,只能集中有限的资源搞一个产业,这个产业要具备林峰乡的优势,是别人做不了,且形成产业,这样,才会来收货的,销路自然也就打开了。

    赵思明以前也没有写过这样的方案和报告,只能灵活灵用,好在他在大学里也常写东西,写东西他倒是不怕,反而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