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也可以用井水来制冰,那样直接吃冰,想是不会生病。”

    房大山忍着心疼说谎,那么多的冰卖了,就可以改善下县里官员的生活状态,也能增加县里的活用钱。

    “编瞎话都不会编,还得知我等过来?你去年就知道了?你从谁的口中知道的?你需要诛几族?”

    朱棡根本不信,突然间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些个冰你慢慢卖,咱们不要,不可能给你钱买冰,预算无法平上,相当于直接送钱给你,咱们……对不?”

    朱棡说着不买冰的话,又担心自己判断错误,扭头看铃儿。

    铃儿微笑地看朱棡一眼:“殿下说得对,不买。”

    “那是不是有其他的办法?”朱棡懂了,其实可以买,只不过铃儿照顾自己的脸面说不买。

    不行啊!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而让当地遭受损失。

    “看看有多少冰,多了直接装船走,过运河送到南京帮着卖,数量少,用车拉着运到北平府城,让人做冷饮。

    县里储存冰,销售面对的顾客有限,不如办公的时候消暑,就当是给县衙门的福利了。

    看看县里的百姓愿意买吗?估计销路不怎么好,这都小暑了。”

    铃儿不提自己的队伍买,而是给联系销路。

    想来房大山是第一次如此操作,没有经验,只想着冬天储冰夏天卖。

    卖不出去,只能放在衙门里给官员用,凉快,宫里和下丘村也用,配合着风扇,降温效果非常好。

    “有很多。”房大山一看冰能卖了,赶紧回答:“额外花了一百多贯,那小船能装二十船。”

    “卖多少啊?”朱棣也纳闷。

    “卖一大块,有人出了一贯钱。”房大山又答。

    “有事要求衙门办的人买的?不然人家为什么就买一大块?”朱棣想到了一种可能。

    “一个商人,想买坛子,着急用,别处不好收集那么多的坛子,就找衙门来了。

    给他找的人,凑出来的几百个坛子,他们用坛子装了咸鸭蛋运走了。

    往北边走,看样子是想运到草原上,估计那里有人需要吧!”

    房大山点点头,承认确实是别人需要找衙门帮忙。

    “草原需要那么多的咸鸭蛋?这倒是个销路啊!”朱棡和朱橚一起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