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帝移驾湖广,先对付何腾蛟。必然还要借助恭义营的力量,汪克凡的根基在湖广,没了何腾蛟的压制,可以轻松控制湖广的大部分地区,不用出兵长江中下游地区,去和清军拼命。

    在"ci luo"裸的诱惑面前,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

    如果汪克凡接受这个方案,隆武帝准备顺水推舟,留下丁魁楚,以制约汪克凡。

    何腾蛟对他阴奉阳违,君臣之间有很深的矛盾,是一定要解决的,而丁魁楚不管真心假意,表面上都是支持他的,隆武帝打算先对付何腾蛟,然后团结广东,压制广西,在丁魁楚、翟式耜和汪克凡之间搞平衡。

    这个方案对两广搞妥协,不解决根本问题,但如果汪克凡不堪重用的话,却是隆武帝最佳的选择——通过互相制衡来控制整个南明政局,再慢慢扩大朝廷的影响。

    “陛下,微臣老家有句俗话,杀生不如杀熟……”汪克凡坚决反对,这和做生意的道理是一样的,杀熟比杀生要容易的多。

    隆武帝现在没什么本钱,千里迢迢跑到湖广,必然会引起何腾蛟的警惕,他把郝摇旗、王进才十万人马往长沙一摆,恭义营也拿他没有办法。隆武帝要是真把他逼急了,何腾蛟转过头来联络广西翟式耜,推举桂王(永历)当皇帝,甚至直接再立一个皇帝,整个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广西巡抚翟式耜更不用说,他一直想拥立桂王(永历),隆武帝如果贸然跑过去,要么被翟式耜控制,要么就是翻脸。

    丁魁楚名义上是支持隆武帝的,也被大家看成隆武帝这一派的(和翟式耜比起来),隆武帝从江西进入广州,也是合情合理的选择,丁魁楚不会有太大的反应,甚至还会以为是个升官的好机会,趁他不备突然发作,就能控制整个广东。

    从政治才能上来说,丁魁楚也比较好对付,这家伙眼睛里只有钱,把广东经营的乱七八糟,手下的部队战斗力也很差,先解决广东才是最好的选择。

    “呵呵呵,汪爱卿,你老家好多俗话呀,还都挺有道理的!”隆武帝的心里颤悠了一下,汪克凡这家伙,够狠!

    但他不得不承认,对丁魁楚下手,是最好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汪克凡的确在为大明考虑,没有太多的私心,不是鼠目寸光之辈……私心和野心不是一回事,汪克凡肯定有野心,但他是聪明人,知道合则两利的道理。

    汪克凡要当提督操江,隆武帝只是口头答应,实际上顾虑还很多,但经过这场试探之后,他终于决定,和汪克凡全面合作!

    汪克凡又提醒道:“丁魁楚这件案子,事关重大,若是牵连太多,会引起广东的局势动荡……”

    对付丁魁楚,只是为了控制广东,并不是为了伸张正义,反腐倡廉,所以除了丁魁楚和他的少数死党之外,要尽量减少打击面,以免引起混乱。

    为了安定人心,对丁魁楚本人的处理也不宜过重,先免职后抄家就行了,不能轻易杀人,夺取他的权力,霸占他的家产,就算完成目标。

    隆武帝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两个阴谋家意见一致,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了。

    接下来说到经营两广的策略,汪克凡给出的计划书林林总总十几条,厚厚的几十页,想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不可能,就得有个轻重缓急的安排,君臣两个又一条条仔细讨论。

    说到吏治方面的问题,隆武帝突然扯到了汪克凡身上。

    “汪卿,你出任提督操江,节制文武,也该有个都察院的文职,就挂个湖广巡按御史吧。”

    节制文武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相应的官衔,比如何腾蛟担任湖广总督,就挂着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和兵部侍郎的职务。

    提督操江本身是武职,不用挂兵部职务,但要节制文官的话,就需要挂一个都察院的职务,一般是四品的佥都御史,但汪克凡原来是个武将,贸然提拔到佥都御史会引起文官的不满,就给了他一个七品的巡按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