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不过是董卓布下的一盘棋,一盘李儒为董卓谋划,能让董卓谋取更多战功的棋。

    李儒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时间拖的越久,官军战败的次数越多,那董卓平叛的功劳便越大。

    也正是因为这样,董卓命雄阔海等将带精锐潜伏在一旁,听命行事。

    蛰伏在羌胡之地许久的董卓,已是野心初显,也渐渐露出了他的獠牙。

    经过上次洛阳的凤栖楼一事,董卓发现自己对四世三公的袁家,并不再像先前那样敬畏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痛恨与不甘,为什么他袁家子弟能一言决定人的生死,而我董卓便得任人宰割?!

    就连他一个宦官出身的曹孟德,都能骑在我董卓头上拉翔,他凭什么?

    在浓浓的不甘下,董卓的獠牙日益锋锐。

    于是董卓便和李儒携手布下了这盘棋,以便董卓能在其中捞到更多的好处。

    若是不下这盘棋,在韩遂当初起兵的时候,董卓便能直接将其镇压。

    但吕布前来西凉领军的消息打乱了董卓的布置,董卓也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

    再等下去,功劳便都成了别人的,虽然吕布是他董卓的恩人,但董卓也不会选择拿这份巨大的战功报恩!

    与李儒商议后,董卓决定提前启动计划,至于吕布,董卓的打算是到时候分他点战功便是!

    接到消息的当天,董卓以查探雄阔海等人至何处为理由,与何进辞别后离开了官军大营。

    与李儒商议了一番后,董卓便制定了最后的计划。

    随即,董卓返回了官军大营,装作满脸喜意的向何进禀报雄阔海等将已经率军返回。

    何进听后大喜,与众将一同定下了最终的破敌计划。

    董卓急着在吕布抵达前破敌立功,何进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能赶在吕布抵达之前便将叛军剿灭,虽然这份功劳中的大头是董卓的,但是他何进也能跟着喝两口汤。

    无论怎么说,都比何进灰溜溜的回到洛阳强吧?

    就这样,何进与董卓一拍即合,二人都是说着“兵贵神速”,但心中打的是什么主意,那便只有他二人自己清楚了。

    当夜,官军大营中开出了一队队兵马,直奔韩遂等人的营寨而去。

    而此时的韩遂,并不在营寨当中。

    韩遂此人号称“黄河九曲”,对于权谋之术自然有些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