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申的脑子在高速的旋转,众人看出了魏申在思虑,都在静静地望着他,等着魏申最终的决定。

    魏申也明白自己的劣势,论军事谋略,大概还不如庞英吧,更别提和龙贾这样的老将比了。对于不清楚历史走向的战争,他真的不敢轻易的下决定。

    于是,他的脑子就像一台精密的电脑一样开始高速运转,开启自动搜索模式,去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战例中寻找灵感。

    秦军之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下阴晋,是因为阴晋重要的战略地位。

    敌之要点击我之要点。阴晋对魏国同样重要,失去了阴晋,魏国就失去了抵御秦军的屏障。秦军从阴晋发兵,可以轻易而举的进入河东之地,经王城和蒲阪就可以直接威胁魏国的故都安邑。魏惠王放弃老巢安邑,迁都大梁未尝没有远离秦军兵锋的原因。

    而阴晋在魏国手里,那么就堵住了秦军东进中原的大门。现在魏国实行的以防守为主的国策,一旦魏国改变策略,采取攻势的话,那么阴晋就是魏军西进的桥头堡。魏军可以顺畅的进入崤山函谷关通道,直接推进到函谷关城下。如果函谷关被攻下,大军就可以挥兵而上,经栎阳等地,长驱直入攻入咸阳。

    这也是秦军多年来多次发到河西之地的原因。

    阴晋城有两万魏国守军,秦军十二万军队围攻阴晋,按照防御和进攻的伤亡比例,秦军损失应该不低于四万。那么秦军能够战斗的起码还有八万士卒,魏申四万军队加上龙贾的两万军队,加上少梁、王城、蒲阪等地的援军,魏申可以使用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十三万左右。庞英的一万骑兵完成任务后,最少也会调来五千,这五千骑兵的战斗力应该抵得上两万五千步兵吧。

    在没有马镫的时代,骑兵最大的长处除了机动性强之外,也没有什么优势。因为没有马镫,还是要跳下马来做步兵用的,所以那个时候一个骑兵也就勉强顶的上两个步兵吧。

    有了马镫的骑兵可以不同了,有了马镫和缰绳,骑兵的双手就可以解放了。骑兵的双手不仅可以挥舞刀枪,还能够控弓射箭。

    你想呀,你的骑兵没有马镫,就是要在马背上坐稳这一项,单靠双腿紧紧夹住马身是远远不够的,双手要辅助才行。而对方的双手可以拿任何武器,这就有些不公平了。

    就好比你举着大刀长矛,而对方却拿着AK-47自动步枪,这根本就没在一个维度嘛。

    所以魏申就自觉把自己的骑兵按照一比五的比例来计算啦。

    ······

    “围城打援”,后世的解放军的一个惯用的经典战术涌上了魏申的脑海。

    后世的解放军包括八路军为什么喜欢用“围城打援”,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武器不如对手,也就是严重缺乏攻城的重型武器。除了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的武器就没占过优势,都是在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作战的。“围城打援”的战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避免大量的伤亡。“围城打援”的战术一经使用,深受解放军指战员的喜爱,结果就是一发而不可收,尤其是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各大战场都留下了“围城打援”经典之战。

    而现在魏申想到的主要就是减少魏武卒的伤亡,他实在不愿意自己的士卒冒着箭矢和滚木去攻城了。

    当魏申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提出的时候,众人的眼前都是一亮。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