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甫一落下,众人还未来得及反应,一记利刃出鞘的声音便响起。

    只见郑璞身侧的扈从乞牙厝已然拔刃向前,将之横在了李简的脖颈上。

    他还记得当年李简行刺时,亦是如此寻隙近身的。

    同样的倏忽,他不会再犯第二次。

    “将军刀下留人!”

    见状,庞家长子庞曾连忙躬身而拜,话语且急且切,“文策虽先前有冒犯将军虎威之过,然已悔改矣!今出言而问,并非有歹意,乃是先君临终时曾有言,让文策如若有机会,当报将军昔日不杀之恩耳!”

    另一侧的游楚,亦低声劝解。

    但郑璞并没有当即出声,而是默默打量着李简。

    待见到被利刃横颈的他面无异色、双眸清澈如故后,才挥手让扈从乞牙厝收刀,转身往小溪畔步去时淡淡而言,“且随我来吧。”

    “诺。”

    李简应声,亦步亦趋在后。

    约莫行了数十步,郑璞转身回首,不等李简述怀便径直言道,“昔日我既不究,便是过去了,文策不必介怀。我亦不图你有报之意。”

    不出意外,李简闻言,便好一阵沉默。

    少时,方躬身而拜,慷慨作言,“将军高义,可媲古贤。然而我等河西男儿,有仇必报,受恩必偿。昔行刺将军,乃欲报尹太守之义也!今求报将军不杀之恩,亦如此也!还请将军以事遣我,令简有颜面苟存世间。”

    你有无颜面苟活,与我何干!

    暗中腹诽了句,郑璞面无表情的挥了挥手,示意李简可以离去了。

    哪料到,李简竟当即稽首,伏地而请,“将军若不遣我,我亦无生之念矣!今别,我当归家诫妻儿,自戮以求义。”

    竟是变本加厉的以死要挟?

    须臾间,郑璞眸中戾气浮现,怒不可遏的呵斥道,“匹夫!真欺我不杀你乎!”

    而依旧伏地的李简,却是如此应声:“若我见杀,乃偿昔日之过,亦我所欲也!将军勿疑,但可下令。”

    呃~~~

    郑璞无言以对。

    彼既不畏死,尚有何可惧之?

    唉,若早知摊上如此不可理喻之人,便不来吊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