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有几处还是稍有停顿,但总算是没有出错。

    “不错,比先前在你大堂婶跟前时,背得有进步多了,明天早饭后接着背,现在站到一旁。”

    叶子皓听完这孩子背书,眉眼都没多掀一下,更不指出他的问题,而是夸奖了一句。

    叶方铭见过了关,心里松了一口气,连忙站到一旁。

    接着是叶青喜,叶青喜见铭儿顺利过关,他也多了些信心,到是很顺利纠正了先前的问题。

    毕竟他也常在堂哥面前背书,到是不紧张。

    叶子晨却因先前出了错,此时又到了哥哥面前,表情便掩不住紧张。

    他正要张嘴,叶子皓却抬手打断了他。

    “子晨,你平日背书很熟,但你应多些自信,相信自己会做得很好,不要胡思乱想瞎担心,这会影响你的状态。”

    “之前你嫂子说了那么多,就是这个意思。你现在是背书,就只要背好书,别的不用多想,明白吗?”

    “知道了。”叶子晨听了,脸色松缓了一下,便开始背书。

    哥哥说他现在背书就背好书,那他就集中精神只背书。

    这样一想,就拿出了平时的表现,很快也顺利过关了。

    “很好,再去把你们下午写的字,拿来我看,没有错字就放学。”

    叶子皓没有单独点评谁,如叶青凰所说,没有谁能一步登天,他们还有十年光阴可以积累。

    而他的价值,就是为他们巩固一个良好的学习精神和习惯。

    师父引进门,修行看个人。

    这也是塾学中,启蒙生的束修,为何比普通生甚至要参加科举的学生,都要高许多的原因。

    因为启蒙意味着一张白纸,就要由先生来规划,这涉及到学子的前途、人生、信念和品行。

    若是启蒙就失败,那就等于输在了起跑线上。

    三人把字都拿了过来,小兄弟的字自然没有问题,虽然不好看,但也笔画齐地写出来了整篇《三字经》。

    文五百七十四句,一千七百多个字,就算写的是小楷字,也要不少时间。

    可见他们这个下午写得多努力认真,怕是一点玩耍时间都没有的。

    而叶方铭的字虽然写得方正,一笔一划虽然稚嫩,但错字不多,却有不少空出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