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之前我在家看出的一些东西,包括我猜侧这只是整个图的其中一小块。

    胡庸让人送了一台笔记本近来,把小布块扫描进了笔记本,用和我相同的方法把图带开了。

    “小叶说得没错啊,这应该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且不说边缘极其不规则,你们看这上面的图文,明显是不完整的。”陈教授说道。

    “你怎么看出来的这图文不完整?这上面的写的是些什么你能看懂吗?”刘同对于陈教授的话看来很不明白。

    “对啊教授,如果说是这木块真跟青囊经有关的话,那么文字记应该就是秦朝的秦篆,可是明摆着这不是嘛。”我说道。

    “没错,这上面确实不是秦篆,而是秦阴文!”

    “秦阴文?那是什么东西。”胖子一脸疑惑。

    “秦篆用来作为秦时的官方文字确实是使用最多的,可是像是这下面的东西,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的。所以很多墓录是不会使用大家都能看懂的秦篆的,于是就出现了秦阴文这种独特的文字,专门用于书写有关墓穴之书。”陈教授说得头头是道。

    他点着上面在我看来类似文字的部分又补充道:“秦阴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字计点出现。上面的文字会选择性对应这下面有规律排布的点。用现在的话说来就是对文字进行了加密处理,一段文字中会有隐藏信息,只有读懂点的意思才能知道文字具体在说什么。”

    原来是这样,难怪这下面有些稀稀落落的小墨点,之前我疏忽了,还以为是年岁久了出现的发霉现象呢。

    “那您是怎么看出来这文字记录是不完整的呢?”胡庸问道陈教授。

    “很明显上面的文字篇幅这么大,怎么可能就对应下面这不到10个小墨点呢。所以我断定这是不完整的。”

    陈教授果然厉害啊!我不禁感叹。

    “可是至于这上面具体写的是什么东西,我眼拙是真的看不明白了。”

    “嗨,闹了半天你个老头是光打雷不下雨啊,看不懂那有个屁用。”刘同一脸蔑视的样子。

    “闭嘴,不得放肆!”胡庸训斥道。

    刘同这才闭嘴,不敢再多说一句了。

    “教授,那我们能不能从这图开始入手呢?您看这里还有像是地图一样的勾勒呢?”我点着小布块上我那看不懂的地图问道。

    “对啊,我胖爷就爱看地图,拿给我看看。”说完便拿了过去。

    然而看了半天,估计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笑笑,又把图发了回去

    “教授还是您来吧!”胖子显得有些尴尬。

    “从图入手恐怕是不行,刚刚我仔细看了这图,甚是复杂而且就这一块图根本就不能知道这是哪里的构造图,也是无从下手啊。”

    “那能怎么办呢,这么说这张图也就没用了?”胡庸显得比较着急。

    “你们别急,我有个老伙计,他是考古界有名的墓文老学究了说不定他能看懂一些呢。我把这影响发给他请他给咱们看看兴许能有个门路呢。”陈教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