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摇头道:

    “你要怎么改变?”

    在他看来,许青无非就是年少轻狂。

    年轻人总是如此,觉得自己才智过人必定能闯出一番事业。

    但往往最终却是被现实打击得遍体鳞伤。

    就仿佛自己当初不也是雄心壮志。

    结果呢?

    落得一个致仕返乡的下场。

    许青双目仿佛发着光:“首先改变大明的生产力!”

    “生产力?”

    孙承宗很是疑惑,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词汇。

    “农民一年到头在田野间辛勤劳作,结果竟只能让一家人勉强果腹,有时甚至还得饿死人。”

    “织工们忙碌了一年,身上的衣物怕也是破烂不堪?”

    许青幽幽地说道:“这就是生产力低下的结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汗水,却只换来了低微的产出。”

    “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孙承宗不解:“正所谓天道酬勤,天上不会掉馅饼,付出多少回报就有多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从来如此吗?”

    许青反问,不等对方说话他又道:“就拿耕地用的犁来说,春秋战国的铁犁,到汉朝的直辕犁、隋唐时期的曲辕犁,犁这件农具一直在进化,更省力效率也更高。”

    孙承宗与宋应星都若有所思。

    只听许青又说道:“这只是犁这一方面的,还有纺织机等等,都在说明一件事。”

    “说明了什么?”

    “说明更好的工具可以让我们更快、更省力地生产我们想要的物资。”

    在场几人都是陷入了沉默,他们竟然觉得许青说的是对的。

    因为事实就摆在眼前,无论是犁还是纺织机。

    “所以你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