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咳咳”了两声,就这么看着嘎鲁玳。

    嘎鲁玳赶紧又腻歪在安然身边,笑道:“额娘也最好了。”

    这还差不多,安然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

    婚期将近,嘎鲁玳也不再出门,她的嫁衣有绣娘准备,但她需要为赤那做两身新衣裳,这几日一直腻在安然屋里,和安然学着打毛线。

    她的女工不算好,但做手工的能力还算不错,安然给她织的两件羊绒毛衣,她爱的不行,正好要给赤那做衣裳,她就想着,要不就跟着额娘织两件毛衣,也算不落俗套了。

    “额娘,我和赤那回了科尔沁,您说我该怎么做?”嘎鲁玳手上织毛衣的动作不停,继续道:“听说恪靖姑姑做的极好,喀尔喀部都被治的服服帖帖,只可惜我不能去姑姑那儿取取经。”

    蒙古各部是不准随意往来的,关系再好也不能串门子。

    安然想了想,指了指手里的毛线道:“畜牧业,蒙古的畜牧业一直是大头,马的价值自不必说,还有一物多用的牛羊。”

    她缓缓靠近嘎鲁玳,轻声道:“蒙古之所以经常动乱,一是因为,蒙古环境艰苦,部落想要争取到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好的生活,二就是有人不甘于人下,利用了部落其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而引发动乱。”

    “蒙古环境艰苦,因为草原不适合耕地,所以只能当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牲畜是部落人们的命根子,马的价值自不必说,牛羊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牛羊肉,牛奶,羊奶,羊毛等等,这些东西,蒙古各部从来不缺,咱们大清,就说京城里头,一年吃不上肉的大有人在,若是蒙古那边的牛羊肉能过来,冲击市场,把价格调低一些,大清的百姓能吃上肉,他们也能赚到大把银子,有了银子,他们就能采买更多东西,生活也就更好。”

    虽然这可能会让市场混乱好一阵,但只要能渡过去,不管是蒙古还是大清的百姓,生活就能好过许多。

    她叹口气道:“只可惜山高路远,送封信都要几个月,那些牛羊,活着赶到京城不现实,死了肉又容易坏,所以很难实现,而且,大清如今对蒙古的政策,是不允许商人和蒙古各部私下买卖的。”

    嘎鲁玳抿唇,知道额娘说的是什么意思,赤那曾经和她透露过,他带着科尔沁做的那些生意,都是经过皇玛法的恩准的,而且所得利益,皇阿玛要得八分,剩下的两分,才是属于科尔沁的。

    不过就算得的这两分,也够科尔沁各部好过许多了。

    安然看出嘎鲁玳心中沮丧,摸了摸她的头,嘎鲁玳说,希望胤禛能够更努力些,可世事无绝对,就算胤禛能顺利上位了,成了帝王后,再以帝王的眼睛去看,或许所思所想就会和如今变的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