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姒心一酸,忙去扶起她们祖孙二人。“母亲养育昭时有恩,该是我来跪拜母亲。”

    裴母慈蔼笑道,“你如今是王后,我与昭时皆是臣子,这是君臣之礼。”

    裴昭时黏在姜姒身上,裴母也与姜姒说起了近来昭时的进益。由启蒙师傅每日教习读书,学习生存之道,蒙养品德,如今能熟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也能写许多字了。

    裴侯爷还专门请了几个年龄相仿的世家子弟一同在侯府进学,裴昭时平日有祖父祖母关爱,又有玩伴一起学习玩耍,倒也能暂且减轻思念母亲之苦。

    只是每日入睡前常常会闹,夜半也总是哭着醒来要找母亲。

    姜姒听了心酸,将裴昭时紧紧揽在怀里,眼泪便忍不住吧嗒垂下来,垂到裴昭时小小的脸上。

    裴昭时仰起小脸来,“母亲,你为何哭了?”

    姜姒含泪笑道,“母亲听祖母说昭时很乖,心里高兴。”

    裴昭时眨巴着眼睛又道,“母亲能不能和祖母、昭时一起回家,昭时很想母亲。”

    姜姒抚摸着稚子的小脑袋,“昭时想念母亲,就来宫里看母亲,好不好?”

    裴昭时虽不情愿,但也懂事地点点头。

    裴母移开话题,“初娉有喜了,姑爷待她甚好,也没有纳妾,前不久一起回府,我见初娉圆润了许多。”

    姜姒笑道,“初娉那么好的女子,原该如此。”

    正说着话,崔瑾瑜笑着进殿,“娘娘,夫人,昭时公子,该动身了。”

    几人起了身,裴母执意要牵着裴昭时跟在后面走。裴母恪守君臣之礼,姜姒不好再勉强她,只得允了。

    出了殿,又听裴母低声对稚子说道,“一会儿宴席上,在外人跟前,可不能喊母亲了。”

    裴昭时不解道,“不喊母亲,那喊什么?”

    裴母温蔼笑道,“便喊‘王后娘娘’。”

    裴昭时问道,“为什么?”

    裴母拉着他的小手,疼爱地摸摸他的脑袋,“人多口杂,不要给你母亲添麻烦。”

    裴昭时虽不高兴,但也记下了祖母的话。

    姜姒心中叹息,到底没有再说什么。

    到了琉璃河畔,伏良人已经布置妥当。

    主案面朝琉璃河,供燕王及王后同坐。主案之下分别置了两列小食案,供妃嫔宾客入座。几百盆名贵菊/花错落有致地摆在两列食案中/央,如此,众人筵席之间便可观览名菊,把酒言欢,实乃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