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十分的明白,这也是敷衍的回答,他自己都不会了。

    会议到了这个时候,大家看向陆安的目光开始变了。

    这可是个刺头啊!

    关键是,这刺头的提问都是有理有据,别人借着提问来阿谀奉承,陆安是真的提问!

    顿时,很多观众的瞌睡都熄火了,他们不困了!

    这些个顶级教授,平时在大家面前都是一副为人师表的模样,问什么问题,都是他们最大,他们最牛逼。

    可是今天,众人好不容易看到他们吃瘪的时候,一个个的可是兴奋得很啊!

    一些好事者,对着陆安连拍了好几个照片,发到各自医院论坛,标题是“国际肝癌峰会最强刺头”!

    ……

    接下来的汇报,陆安也发现自己连续提问是不是不太好,于是也悠着点。

    这让众人失望至极,没有看到精彩的怼人画面,大家的瞌睡又来了。

    “今天上午最后一个汇报,接下来由京都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陆安医生汇报。”

    张亮念完之后,参会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直到陆安站了起来,走向主席台。

    “哇靠,刺头上场了!”不少观众们在私底下议论纷纷。

    “是啊,那他不是惨了啊!”

    “刚才那样给各个大佬提问,我打包票,刺头讲完之后,刚才的每一个顶级大佬,是不是都要提问啊?!”

    大家猜得没有错,小林、尤尔根·施耐德等教授看到陆安上了台,眼睛都亮了!

    当陆安站上演讲台时,投影仪正在循环播放韩岩团队的历年成果。

    他抬手关闭预设动画,解锁了随身携带的加密硬盘。

    主屏幕突然裂变成三千六百个荧光像素点,每个都标记着肝癌细胞的基因条形码——这是用空间转录组技术重构的肿瘤微环境三维模型。

    "请允许我重新定义肝癌异质性。"陆安的手指划过触控屏,癌细胞集群如星云般旋转,"我们不仅测序,还测绘。"

    随着单细胞测序数据流注入,模型表面浮现出血管网络的金色纹路。

    "传统分类认为转移潜能取决于基因突变……"他忽然放大一个边缘病灶,显示出上皮间质转化标记物,"但我们的空间多组学证明,癌细胞的分子特征会随解剖位置动态重组。"

    日本学者手中的茶盏突然倾斜,抹茶液滴在触控平板上漾出涟漪——那正是陆安标记的肝右静脉回流区异常数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