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刘可疑惑,王璨在一旁补充道:

    “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初兴于汉名将卫青,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刘可点头示意,懒得跟卫仲道废话。这才是东阳侯该有的神态。

    不过事与愿违,蔡邕听说刘可来访,急忙出来迎接。

    “哈哈,贤婿怎么也不提前通知一声,让老夫意外地惊喜啊!”

    刘可也笑了,道:“不就是为了让您高兴吗?”

    这句话让蔡邕非常满意,然后他瞪了卫仲道一眼。

    “还不赶快过来见过东阳侯?”

    卫仲道再次行礼,刘可仍然只是点头。

    “来,贤婿,给你介绍一下,此人乃是青年才俊……”

    书生们的眼神,有的疑惑,有的不屑,有的敌视,有的则是羡慕。有蔡邕亲自介绍,卫仲道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了,至少会被东阳侯记住。

    可是刘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蔡邕非常看重卫仲道啊!

    若不是刘可突然截胡,自己的媳妇都跟人跑了。

    “东阳侯乃是当世大才,在下愚钝,对于学问有诸多不解,东阳侯可否替在下慷慨解惑……”

    此言一出,众人都用戏谑的目光看向卫仲道。

    这家伙,竟然敢向东阳侯发难,难道不想活了吗?

    刘可的名声虽然好,但也是出了名的难伺候。

    众人都以为卫仲道要倒霉了。

    可是刘可却淡然一笑。“即使本侯替你解惑,你明白的也不是书中的道理,而是本侯从书中悟得的道理,你可明白?”

    卫仲道没想到竟然得到了这样一个答复,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贤婿说得好!”蔡邕抚掌道。

    可是卫仲道依然不甘心,道:“那东阳侯认为,在下该怎么办?有问题不该请教老师吗?”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这句话出之《三国志》,现在还没有出现。

    蔡邕默默地品味了一遍,里面蕴含的哲理,让他非常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