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直以来都收到扬州的影响,就好像小弟和大哥的关系一样。

    所以,对于的徐州的侵吞,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徐州百姓弹冠相庆,就是因为能够加入刘可的统治。

    民心可用,这极大地方便了张纮的工作。

    见此,刘可认为自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徐州了。三十万大军驻扎在徐州,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为了威慑诸侯,三十万大军出征,已经消耗了扬州将近半年的积累。

    俗话说,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若是战争持续下去,说不定先肉疼的就是刘可了。

    以后再想这么浪,几乎没有机会了。

    回到扬州后,刘可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如何盘活扬州经济体系,并且将徐州纳入体系之中。

    自从扬州商会成立后,刘可一直以来都没有管理过,陈群接手了钱庄的管理,商会如今也归他管理。

    在管理商会方面,陈群没有表现出太突出的才能,但是也没有让商会惹出麻烦。并且,商会在持续发展。

    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建立之初,商会一共有四十七个会员,如今已经扩张到一百六十九个。

    其中,一共有七个商会代表,分别为糜竺代表的糜家、张昭代表的张家、庐江郡的乔家等。

    在信用评级方面,糜家在等级4,五个代表为等级5,乔家为等级6,其余会员都在等级六七之间。

    经过信用改革后,陈群规定,只有信用达到了七的商人,才能够加入商会。不仅是信用,还要评估资产。

    现在,徐州已经逐渐稳定,多了一个大市场,至于怎么分,就看刘可怎么安排了。

    而今,扬州商会一家独大,刘可不打算继续扩大他们的势力。

    于是,在同一时间,刘可命令张昭与张纮,分别着手创建交州和徐州本土的商会。

    即使是如此,对于扬州商会而言,徐州依然是一块蛋糕。

    为了尽快恢复各州的经济,刘可决定召集商人大会。

    除了第一次创建商会以来,刘可就没有再商会出现过。可以说是非常不负责,但是对于他这样的大忙人来说,也在情理之中。扬州商会之所以能够壮大,就是因为有刘可这个定海神针。所以,商人大会的召开,对于商人们来说,绝对是一场盛宴。

    官府拿了大头以后,一般都会分给下面的人一些汤喝。

    东阳侯给扬州商会送温暖来了。

    谁会不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