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终于出了北凉女国的境内,这件事情也就算是如此的过去了,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

    不过,在接下来就很快就要到达安南了。

    此时,朱超看了一眼旁边的朱瞻基,笑着说道。

    “马上就要到达安南了,这个地方可并不太平,要知道他们并不同意,而且也并不服从大明的统治,若是我们强硬管理,只怕会闹出事来,你这位皇太孙应该心里清楚如何处理。”

    朱瞻基叹了口气便是有些无奈,他直接便对着朱超说道。

    “虽然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但是心中还是有些含糊,毕竟此事有太多的不确定,安南已经成为大明的殖民地,有些反抗之贼也是有的,可是大部分人却成了顺民,这时候若是大开杀戒,只怕不好。”

    朱超叹了口气,他知道朱瞻基是个好圣孙,可是如果一直都是如此的柔顺,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因此,他便笑着对朱瞻基回答说。

    “我看你还是太过于仁慈了,有些事若是如此处理那只能是适得其反,你还记得吗?我跟你说过东瀛人,他们全都是畏威而不怀德,只要是能够把他们彻底打服,他们就会对你卑躬屈膝,可是如果给她们仁义厚道,他就拿你不当人看,这安南人只怕也是如此。”

    这时,朱瞻基有些疑惑,他看着自己的师傅,问出了自己的灵魂疑问。

    “按照师傅的意思,莫非只要是有安南那边的反抗之人就要斩尽杀绝不成,那样杀人太多,不也有失大明的风度吗!”

    朱超却是很淡然的摇了摇头,然后他郑重其事的告诉朱瞻基说道。

    “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风度并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东西,大明要的是稳定和祥和,我们不想让大明的百姓吃亏受罪,那些安南和天竺乃至东瀛等地的殖民地的奴隶就要承担这些东西,他们只不过是比牲口更高一点,会说话而已,在我们眼中也只不过是牲口。”

    朱瞻基本来还想着再和师傅多争论几句,可是朱超的话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缓和余地。

    他心里非常清楚,若是再要多说下去就要伤了师徒之情了。

    可是他仍然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难道孟子说得天下一秉大公众生平等。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虚幻之事吗?

    或者说圣人说错了,可是一直以来儒家的思想教导,他们圣人从来都不会有错,若是有错也是天下芸芸众生的错。

    所以他们在这里争论这些东西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且,朱瞻基心里非常清楚,朱超是他的师傅,无论师傅教导自己一些什么事情,自己都能完全无条件的信任。

    毕竟相比起来,朱超这个师傅要比自己那位父王和皇爷爷都要聪明的多。

    很快,他们就已经到达了安南的凤凰城。

    此时,李景隆早就已经先期来到这里等待着他们了。

    见到朱超到此,李景隆也是非常兴奋,他马上就行了跪拜大礼,然后起身说道。

    “师父,我早就听说您要过来,可没想到您却来的这么快,这让我都有些措手不及,我还没有准备迎接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