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意见很好。”陶总手指敲了敲办公桌,说“我看这样,下午开个部门联席会议,小朱讲讲市场动态,集思广益。至于下一步怎么走,听听大家的意见再说。”

    陶总站起身,这是结束谈话的姿态。朱子顺觉得此时,应该趁机把差旅补助的事儿提出来,便说:“不好意思,还想跟两位老总提个小要求,能不能把出差补助提高一点儿。像上海这类大城市住宿,按公司标准太难找了。出去一趟,我个人还得倒贴钱。”

    “公司的补助在开发区三资企业里的确不算高,但比国营厂好很多了。这个嘛,我们找机会再研究一下。”

    关上陶总办公室的门,池副总对朱子顺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指指脑袋低声说道:“老一套。”

    下午各部门联席会上,朱子顺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详细讲了当前市场的机遇;提出了开发客户,策划新品的紧迫性。

    参会的人明显有两种意见。陶总带过来的毛纺厂那些人,还是觉得把陈老板这个客户维护好,公司上下既轻松,今年又对股东交代得过去。

    池副总极力主张大干快上,他认为前两年“华丽”已经耽误了太多时间,市场这块肥肉如今摆在你面前,不吃下去,对公司一流的生产线来讲,无异于暴殄天物。

    陶总一直没说话,但从他的表情不难看出他的倾向性。发言的人只要说保陈老板,不急于拓展客户的,陶总是频频点头;池副总表达相左意见时,便眉头紧锁。

    两方意见正僵持着,中午食堂开饭时,才晃晃悠悠到公司的崔明站了起来。

    “我倒觉得现在就决定,下一步到底该怎么做,为时尚早。”崔明习惯的摆弄着手上的大戒指,说“小朱这次去枫桥镇,还停留在市调上;他刚才说到的那个总厂,到底能签多少合同,价格能谈到多少,都还没具体落实。”

    “我的意见是,经营部人员再去一趟,各方面如果合适就做,如果不是那么回事儿,就踏踏实实的把陈老板伺候好。”

    崔明的话当然有分量,很多时候,他在公司充当了他父亲崔董代言人的角色。

    陶总整理了一下前进帽,说:“小崔的建议很好,散会后我会和池总商量一下,看看经营部是不是需要二下江南。具体怎么操作,池总你先拿出个意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