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朱子顺吃了两大碗老板娘阿花亲手擀制的面条。这是他离开家后感觉吃得最舒服的一顿。
放下碗筷,他特意来到还在厨房忙活的阿花跟前,叫着嫂子连声道谢。
“不谢。”阿花费劲的说出这两个字,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这是朱子顺来枫桥镇第一次听到老板娘发声。
回到宾馆,朱子顺打开房灯,把“婴儿肥”的那张名片掏出来,名片上印着的一串信息,让他有些激动。原来这个“婴儿肥”竟然是“桃园制衣总厂副厂长”关成。
理发馆出来,他便决定明天去一趟桃园,没想到歪打正着,客户就这样送上了门。名片上的地址,电话清清楚楚,还免了自己打听费周折了。
和陈老板晚上告辞时,陈老板依然坚持明天让小钱带他到镇上观光,朱子顺不好推脱,但已经打定主意,干脆明天起个大早,赶早班轮渡出发,闪开那个小钱。
第二天六点整,昨晚跟服务台约好的“叫早”电话便响了起来。朱子顺匆匆洗漱完,带上自己的名片,没顾得上吃早餐,便快步来到了镇上的小码头。
镇上的人都起得很早,早点铺已经有不少人,坐在小板凳上吃着冒着热气的小笼包,小馄饨;茶馆放着刘兰芳【岳飞传】的评书,茶客仨仨俩俩喝着早茶,闲聊着。
渡轮是一艘搭着帆布的机帆船。客舱不过是几排长条硬木凳,船尾已经堆满了滴着露珠,装在筐里刚采摘下来的各种蔬菜,大小铁笼子里“嘎嘎”乱叫着活鸡活鸭。
乘客看起来要么是些小商小贩,要么是拖老带小走亲戚的一家人。
朱子顺找了个靠边的座位坐下,船老大问了一下他下船的目的地,收了一元钱的船费。
船顺着湖道走走停停,上下客人,很像城市里的公交车。大约一个小时,船老大用方言喊了句“桃园”,见朱子顺没动窝,特意过来提醒他应该在这里下船。
所谓的码头,只是一个连门窗都没有的空荡小屋,也无人值守。朱子顺这才意识到,乡下不比城市,没有路牌,更难找公用电话。赶忙紧跑两步,追上前面一同下船的一个年轻人。
“请问桃园制衣总厂怎么走”朱子顺怕又遇到一个不会讲普通话的当地人,掏出名片给年轻人看。
“我就是这厂里的工人,”年轻人普通话还不错,低头看了眼名片说“你是找小关厂长,他不大去厂里。你到家里找他,他都会在。”
年轻人很热情,带着朱子顺走过一段小路,手指着一栋“鹤立鸡群”的六层楼,说道:“那就是小关厂长家。”
和薛哥开车行走一路,特别是到了江南一带,明显感觉到当地人比较北方农村富庶多了。二层小楼随处可见。但眼前这栋出挑的“高楼”,着实让朱子顺吃惊不小。可以说是见所未见。
沿着年轻人指的小路,没走多远便来到了“高楼”跟前。朱子顺近前才发现,六层楼的外墙贴着高档瓷砖,琉璃瓦顶在盛夏的朝阳映衬下剔透刺眼;门窗全都用的是铝合金材料,茶色玻璃更显得奢华。
这种装修标准,就是在绿山市,除了开发区三资企业,高档写字楼,市民家几乎难以见到。
楼前是一片用水泥铺就的光滑地面,宛如一个小广场,门口停着两辆桑塔纳,车牌号一辆是数字五个八,一辆是五个九。
朱子顺呆呆的站在楼前与其说是欣赏,不如说是被眼前这栋豪华的楼宇,震撼到了。
“你找谁?”朱子顺正踌躇时,身后一个穿着运动装的女孩,跑到他跟前问道。
“哦,我来找关成,关厂长。”
“找我哥啊,进去吧。这家伙懒,估计刚起来。”女孩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着便带着朱子顺推开了朱漆大门,走进屋内。
放下碗筷,他特意来到还在厨房忙活的阿花跟前,叫着嫂子连声道谢。
“不谢。”阿花费劲的说出这两个字,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这是朱子顺来枫桥镇第一次听到老板娘发声。
回到宾馆,朱子顺打开房灯,把“婴儿肥”的那张名片掏出来,名片上印着的一串信息,让他有些激动。原来这个“婴儿肥”竟然是“桃园制衣总厂副厂长”关成。
理发馆出来,他便决定明天去一趟桃园,没想到歪打正着,客户就这样送上了门。名片上的地址,电话清清楚楚,还免了自己打听费周折了。
和陈老板晚上告辞时,陈老板依然坚持明天让小钱带他到镇上观光,朱子顺不好推脱,但已经打定主意,干脆明天起个大早,赶早班轮渡出发,闪开那个小钱。
第二天六点整,昨晚跟服务台约好的“叫早”电话便响了起来。朱子顺匆匆洗漱完,带上自己的名片,没顾得上吃早餐,便快步来到了镇上的小码头。
镇上的人都起得很早,早点铺已经有不少人,坐在小板凳上吃着冒着热气的小笼包,小馄饨;茶馆放着刘兰芳【岳飞传】的评书,茶客仨仨俩俩喝着早茶,闲聊着。
渡轮是一艘搭着帆布的机帆船。客舱不过是几排长条硬木凳,船尾已经堆满了滴着露珠,装在筐里刚采摘下来的各种蔬菜,大小铁笼子里“嘎嘎”乱叫着活鸡活鸭。
乘客看起来要么是些小商小贩,要么是拖老带小走亲戚的一家人。
朱子顺找了个靠边的座位坐下,船老大问了一下他下船的目的地,收了一元钱的船费。
船顺着湖道走走停停,上下客人,很像城市里的公交车。大约一个小时,船老大用方言喊了句“桃园”,见朱子顺没动窝,特意过来提醒他应该在这里下船。
所谓的码头,只是一个连门窗都没有的空荡小屋,也无人值守。朱子顺这才意识到,乡下不比城市,没有路牌,更难找公用电话。赶忙紧跑两步,追上前面一同下船的一个年轻人。
“请问桃园制衣总厂怎么走”朱子顺怕又遇到一个不会讲普通话的当地人,掏出名片给年轻人看。
“我就是这厂里的工人,”年轻人普通话还不错,低头看了眼名片说“你是找小关厂长,他不大去厂里。你到家里找他,他都会在。”
年轻人很热情,带着朱子顺走过一段小路,手指着一栋“鹤立鸡群”的六层楼,说道:“那就是小关厂长家。”
和薛哥开车行走一路,特别是到了江南一带,明显感觉到当地人比较北方农村富庶多了。二层小楼随处可见。但眼前这栋出挑的“高楼”,着实让朱子顺吃惊不小。可以说是见所未见。
沿着年轻人指的小路,没走多远便来到了“高楼”跟前。朱子顺近前才发现,六层楼的外墙贴着高档瓷砖,琉璃瓦顶在盛夏的朝阳映衬下剔透刺眼;门窗全都用的是铝合金材料,茶色玻璃更显得奢华。
这种装修标准,就是在绿山市,除了开发区三资企业,高档写字楼,市民家几乎难以见到。
楼前是一片用水泥铺就的光滑地面,宛如一个小广场,门口停着两辆桑塔纳,车牌号一辆是数字五个八,一辆是五个九。
朱子顺呆呆的站在楼前与其说是欣赏,不如说是被眼前这栋豪华的楼宇,震撼到了。
“你找谁?”朱子顺正踌躇时,身后一个穿着运动装的女孩,跑到他跟前问道。
“哦,我来找关成,关厂长。”
“找我哥啊,进去吧。这家伙懒,估计刚起来。”女孩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着便带着朱子顺推开了朱漆大门,走进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