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顺掏出烟给阿珍点上,自己也叼在嘴里一颗。
阿珍的叙述还是从她老家的那个小山村说起。
她说,上回我跟你提到,峤县叔侄俩到了季节,就住在我家收购山蘑。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三四年的样子。
和我年龄相仿的男孩,特别懂事,也勤谨,非常招我的父母喜欢。初中没读完我就退了学,在家里帮着做些农活,家务;他们叔侄在的期间,我也会跟着他们上山采蘑,跟着他们结伴挨家挨户收蘑。
一来二去我就跟那个男孩子好上了。
“应该是小男孩,小女孩懵懵懂懂的那种情感吧。”阿珍脸上露出了甜甜,几分羞涩的笑容,说“他答应我要攒两年钱,请人来我们家提亲,娶我到峤县县城家成亲。”
阿珍说,在我们小山村人眼里,县城可是个不得了的大世界。我的父母得知男孩的意思后,很开心,也希望家里的姑娘将来有朝一日,能嫁到县城里,对他们来讲,这是一件光宗耀祖,脸上有光的好事情。
可变故发生在我十七岁那年。
这一年收山蘑的季节,因为邻村有个大户人家采了不少山蘑,捎信来让叔侄俩去一趟。
那天这个叔叔不知是伤风感冒,还是身体哪儿不合适,便让男孩独自去邻村跑一趟。他一个人在我家里卧床休息。
快到中午时,我在厨房正准备给下地回不来的父母做饭,男孩叔叔借口口渴,让我给他倒杯开水喝;当我把水碗递到他床前时,被他一把抱住,摁到了床上……
“当时年纪小,就是一个字‘怕’。”阿珍狠抽了一口烟说“在我们小村里出了这样的事,父母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丢人;男孩叔叔也再三威胁我,如果把事情说出去,不仅不再收我家的山蘑,还不再让男孩和我交往。”
沉默了好一会儿,直到阿珍手里的烟已经燎到了手指,她才反应过来,扔到地上用鞋底狠碾了几下,踩灭。
“这个王八蛋,见我不敢声张,在那之后更加变本加厉,一次一次的糟蹋我。”阿珍苦笑了一下,比划着肚子“直到被我父母发现,我这儿一天比一天大了。”
“冤有头债有主,必须得找这个人要个说法,另外你早该报警。”朱子顺说完就有些后悔,在当时的年纪,一个山村里的女孩,遇到这种事情,不会像他想得那么周全。
“看我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我爸带我到了峤县县城,找到了王八蛋的家,也就是这儿。”阿珍手指了指。
他告诉朱子顺,男孩的父亲死了之后,他叔和孤儿寡母就一同住在这老屋里生活。叔叔四十多岁,没讨过老婆,是光棍汉一条。
“那个王八蛋见我和老爸来找他,干脆不照面,不知溜到哪里去了,躲着我们爷俩不见。”阿珍说“父亲觉得这样带我回村没脸见人,一怒之下把我扔给了男孩娘俩,自己回去了。”
朱子顺无法理解阿珍父亲的做法,他记得有句成语“易子而食”,是不是当人贫穷难以生存时,最亲情的情感也会向生存,命运低头。
阿珍告诉朱子顺,婆婆是个善良的老人,又知道儿子早有打算要娶她。便二话不说把阿珍留了下来。
男孩依然对阿珍百般呵护,至于她肚子里的孩子,婆婆,男孩并没有过多提及。
就这样阿珍留了下来,没有办任何手续,仪式,阿珍便和男孩夫妻相称,转过年她就生下了这个儿子。
老屋是前后各有一间房,一段时间那个王八蛋住在后面屋里,一家人也算是相安无事。
“我不知道是不是‘祸水’,方人。”阿珍用脚使劲儿撵着地面的烟头,说“过了一段时间,王八蛋又来招惹我,还当着男孩面说,儿子是他的种。我是他的女人。”
阿珍的叙述还是从她老家的那个小山村说起。
她说,上回我跟你提到,峤县叔侄俩到了季节,就住在我家收购山蘑。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三四年的样子。
和我年龄相仿的男孩,特别懂事,也勤谨,非常招我的父母喜欢。初中没读完我就退了学,在家里帮着做些农活,家务;他们叔侄在的期间,我也会跟着他们上山采蘑,跟着他们结伴挨家挨户收蘑。
一来二去我就跟那个男孩子好上了。
“应该是小男孩,小女孩懵懵懂懂的那种情感吧。”阿珍脸上露出了甜甜,几分羞涩的笑容,说“他答应我要攒两年钱,请人来我们家提亲,娶我到峤县县城家成亲。”
阿珍说,在我们小山村人眼里,县城可是个不得了的大世界。我的父母得知男孩的意思后,很开心,也希望家里的姑娘将来有朝一日,能嫁到县城里,对他们来讲,这是一件光宗耀祖,脸上有光的好事情。
可变故发生在我十七岁那年。
这一年收山蘑的季节,因为邻村有个大户人家采了不少山蘑,捎信来让叔侄俩去一趟。
那天这个叔叔不知是伤风感冒,还是身体哪儿不合适,便让男孩独自去邻村跑一趟。他一个人在我家里卧床休息。
快到中午时,我在厨房正准备给下地回不来的父母做饭,男孩叔叔借口口渴,让我给他倒杯开水喝;当我把水碗递到他床前时,被他一把抱住,摁到了床上……
“当时年纪小,就是一个字‘怕’。”阿珍狠抽了一口烟说“在我们小村里出了这样的事,父母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丢人;男孩叔叔也再三威胁我,如果把事情说出去,不仅不再收我家的山蘑,还不再让男孩和我交往。”
沉默了好一会儿,直到阿珍手里的烟已经燎到了手指,她才反应过来,扔到地上用鞋底狠碾了几下,踩灭。
“这个王八蛋,见我不敢声张,在那之后更加变本加厉,一次一次的糟蹋我。”阿珍苦笑了一下,比划着肚子“直到被我父母发现,我这儿一天比一天大了。”
“冤有头债有主,必须得找这个人要个说法,另外你早该报警。”朱子顺说完就有些后悔,在当时的年纪,一个山村里的女孩,遇到这种事情,不会像他想得那么周全。
“看我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我爸带我到了峤县县城,找到了王八蛋的家,也就是这儿。”阿珍手指了指。
他告诉朱子顺,男孩的父亲死了之后,他叔和孤儿寡母就一同住在这老屋里生活。叔叔四十多岁,没讨过老婆,是光棍汉一条。
“那个王八蛋见我和老爸来找他,干脆不照面,不知溜到哪里去了,躲着我们爷俩不见。”阿珍说“父亲觉得这样带我回村没脸见人,一怒之下把我扔给了男孩娘俩,自己回去了。”
朱子顺无法理解阿珍父亲的做法,他记得有句成语“易子而食”,是不是当人贫穷难以生存时,最亲情的情感也会向生存,命运低头。
阿珍告诉朱子顺,婆婆是个善良的老人,又知道儿子早有打算要娶她。便二话不说把阿珍留了下来。
男孩依然对阿珍百般呵护,至于她肚子里的孩子,婆婆,男孩并没有过多提及。
就这样阿珍留了下来,没有办任何手续,仪式,阿珍便和男孩夫妻相称,转过年她就生下了这个儿子。
老屋是前后各有一间房,一段时间那个王八蛋住在后面屋里,一家人也算是相安无事。
“我不知道是不是‘祸水’,方人。”阿珍用脚使劲儿撵着地面的烟头,说“过了一段时间,王八蛋又来招惹我,还当着男孩面说,儿子是他的种。我是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