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小范家前,大舅让朱子顺准备好自己的职业履历表,他去北京开“两会”时会带给覃老板。
“小朱,我可有言在先啊,这件事我只是起到一个中间的作用,你们双方彼此是否有意,决定权不在我。”小范大舅说“覃老板二次创业广揽精英,他出发点就不是任人唯亲;当然了,你,还有家人对这份工作,也要有思想准备。”
“商场,战场,我这个都经历过的人,可是深有体会。特别是做营销职业的人,最像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南征北战,脑子里只有攻城掠地,家很难顾及到喽。”
这是一位老者人生感悟的肺腑之言,朱子顺连连点头,答应尽快把自己的简历准备好,让小范转交给大舅。
离开小范家,还没走到公交车站,曲雅便停住了脚步,转头问朱子顺:“怎么回事儿?你有事儿瞒着我?”
“本来想过了节再跟你说。”朱子顺把“乐源”公司的变故,池总答应给他安排新的工作,一股脑儿说给了妻子听,然后说“今天我也不知道小范大舅在,话赶话说了起来。你也听到了,他想推荐我去南方工作。”
“爸妈能同意吗?”曲雅抬头看了朱子顺一眼,便又把头低下说“你在南京那会儿,一个月回家一回,父母和我都担心的要命。去了那么远的南方,受得了吗?”
“小范在宁波一呆一年,他不是也好好的吗?”
“人家大舅是老板,在那儿能照顾他,不一样。”曲雅说“池总答应给你找个好单位,守家在地不好吗?”
天色渐黑,风比白天小了许多,但寒气也越来越逼人。朱子顺见远处似乎开过来一辆公交车,便牵起曲雅的手,边跑边说:“都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还是赶紧回家看看大女儿吧。”
自己如果真的远行,去南方工作,妻子曲雅担心,不舍内心其实更甚,她拿父母当说辞,做挡箭牌,朱子顺明白。
进家门前,朱子顺叮嘱曲雅,先别把小范大舅,提到的南方工作事儿,说给父母听。
第二天初四是朱子顺去公司值班的日子。
公司二楼空无一人,这倒给了朱子顺静心思考的时空。当初没有按父亲心愿子承父业,自己选择读商科,细想起来,可能跟儿时的一个人,一件事情有关。
那时候粮油,副食还都凭本,凭票供应。在朱家亲戚中,唯独二叔家生活条件,让年幼的朱子顺好不艳羡,他记得每回去二叔家,不是能得到几块上海大白兔奶糖,就是吃得上山东特产,一张咬起来又香又脆的大煎饼。
二叔不过是一家工厂的采购员,因工作关系有机会全国各地出差,所以每趟差回来,都会大包小卷,带回绿山紧缺的吃食,天南地北的新鲜事儿说起来,更是让朱子顺着迷。
一次,二叔到朱子顺家,送一筐刚从东北背回来的土豆。他问道:“二叔,我什么时候能像你那样,哪哪儿都去?”
“长大了,别像你爸那样吃粉笔末,和我一样当个采购员,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车船票公家还给报销。”
二叔的这句无心玩笑话,还真就种在了朱子顺心里,最终演变成他读商专的初心。
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朱子顺才体会到,业务人员的出差和观光客心境可完全不同,倒像是徐霞客,行走在未知的孤旅一般。
即使眼前就是旖旎风景,心思却满是谈判桌上,明争暗斗的利益纠葛。美酒佳肴常伴左右,往往品出来的是苦涩的味道。
尽管如此,这份职业带给朱子顺许多酸甜苦辣,但他对当初这份选择,丝毫没有后悔过,甚至越来越执着。
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挑战,成就感,这些交织在一起的苦乐,他觉得很多职业,即使工作一辈子也无法感受到的。
小范大舅昨天提到的“黑豆奶集团公司”,朱子顺第一时间其实已经定下决心,一定要试一下,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
“小朱,我可有言在先啊,这件事我只是起到一个中间的作用,你们双方彼此是否有意,决定权不在我。”小范大舅说“覃老板二次创业广揽精英,他出发点就不是任人唯亲;当然了,你,还有家人对这份工作,也要有思想准备。”
“商场,战场,我这个都经历过的人,可是深有体会。特别是做营销职业的人,最像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南征北战,脑子里只有攻城掠地,家很难顾及到喽。”
这是一位老者人生感悟的肺腑之言,朱子顺连连点头,答应尽快把自己的简历准备好,让小范转交给大舅。
离开小范家,还没走到公交车站,曲雅便停住了脚步,转头问朱子顺:“怎么回事儿?你有事儿瞒着我?”
“本来想过了节再跟你说。”朱子顺把“乐源”公司的变故,池总答应给他安排新的工作,一股脑儿说给了妻子听,然后说“今天我也不知道小范大舅在,话赶话说了起来。你也听到了,他想推荐我去南方工作。”
“爸妈能同意吗?”曲雅抬头看了朱子顺一眼,便又把头低下说“你在南京那会儿,一个月回家一回,父母和我都担心的要命。去了那么远的南方,受得了吗?”
“小范在宁波一呆一年,他不是也好好的吗?”
“人家大舅是老板,在那儿能照顾他,不一样。”曲雅说“池总答应给你找个好单位,守家在地不好吗?”
天色渐黑,风比白天小了许多,但寒气也越来越逼人。朱子顺见远处似乎开过来一辆公交车,便牵起曲雅的手,边跑边说:“都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还是赶紧回家看看大女儿吧。”
自己如果真的远行,去南方工作,妻子曲雅担心,不舍内心其实更甚,她拿父母当说辞,做挡箭牌,朱子顺明白。
进家门前,朱子顺叮嘱曲雅,先别把小范大舅,提到的南方工作事儿,说给父母听。
第二天初四是朱子顺去公司值班的日子。
公司二楼空无一人,这倒给了朱子顺静心思考的时空。当初没有按父亲心愿子承父业,自己选择读商科,细想起来,可能跟儿时的一个人,一件事情有关。
那时候粮油,副食还都凭本,凭票供应。在朱家亲戚中,唯独二叔家生活条件,让年幼的朱子顺好不艳羡,他记得每回去二叔家,不是能得到几块上海大白兔奶糖,就是吃得上山东特产,一张咬起来又香又脆的大煎饼。
二叔不过是一家工厂的采购员,因工作关系有机会全国各地出差,所以每趟差回来,都会大包小卷,带回绿山紧缺的吃食,天南地北的新鲜事儿说起来,更是让朱子顺着迷。
一次,二叔到朱子顺家,送一筐刚从东北背回来的土豆。他问道:“二叔,我什么时候能像你那样,哪哪儿都去?”
“长大了,别像你爸那样吃粉笔末,和我一样当个采购员,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车船票公家还给报销。”
二叔的这句无心玩笑话,还真就种在了朱子顺心里,最终演变成他读商专的初心。
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朱子顺才体会到,业务人员的出差和观光客心境可完全不同,倒像是徐霞客,行走在未知的孤旅一般。
即使眼前就是旖旎风景,心思却满是谈判桌上,明争暗斗的利益纠葛。美酒佳肴常伴左右,往往品出来的是苦涩的味道。
尽管如此,这份职业带给朱子顺许多酸甜苦辣,但他对当初这份选择,丝毫没有后悔过,甚至越来越执着。
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挑战,成就感,这些交织在一起的苦乐,他觉得很多职业,即使工作一辈子也无法感受到的。
小范大舅昨天提到的“黑豆奶集团公司”,朱子顺第一时间其实已经定下决心,一定要试一下,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