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源”公司和“制药二厂”的交割,在周一这天中午前,彻底交接完毕。

    当“本田车”从秀月街88号开出时,车上除了池嫂,司机小杨,朱子顺,小詹便无他人了。

    据说池嫂已经跟杜厂长打好了招呼,让小詹去他那儿,做新成立制药公司的秘书;小杨则是要带着“本田”车,随曹主任开始新征程,筹办他儿子的绿化项目。

    “我到了‘槐花节筹委会’上班,车接车送影响不好。”池嫂解释道。

    离开“乐源”公司前,池嫂拿出一个牛皮信封,交给朱子顺,告诉他:“这算是遣散费也好,你出去玩儿,我和池总一点心意也好,一共是你两个月的工资,拿着吧。”

    池总,池嫂虽说变化很大,但这个意外举动,还是让朱子顺深受感动。比较“佐拉”蓝小姐,蓝刚克扣员工薪资那副嘴脸,池嫂无疑是仁义的,至少对他朱子顺没得说。

    “乐源”的工作尽管已是“过眼云烟”,但朱子顺心里却很坦然。他知道,如果不是坚持等小范大舅的信,开发区两家日企,他可以随时选择其中一家去报到。

    此时离三月中旬,也不过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朱子顺早就打算计划好了,他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时间段,至少有两件事要抓紧准备。

    为了避免父母的絮叨,朱子顺只把“乐源”关门大吉的事情和妻子曲雅说了。每天上班时间,他还是照常离家出门。

    既然已经铁了心,要争取“黑豆奶集团”的工作机会,朱子顺这些天,把绿山大小商超,转了个遍,每到一处,都在冲调类的货架驻足,观察上一段时间,对“黑豆奶”的排面,销售做了一番实地调研。

    市调是做业务的前提,尽管“黑豆奶集团”是不是能聘用自己,还未知。朱子顺还是觉得,提前做足这门功课有必要。

    接连三天,朱子顺都会来到绿山商场超市。这里客流量大,货品销售周转快,在这儿他可以索取到更多的信息。

    这天,朱子顺刚刚站在“黑豆奶”货架旁,一位二十几岁的姑娘,走到他跟前,笑着问:“您是市场部来检查我们区域的吧?”

    “你怎么知道?”朱子顺和姑娘逗起了咳嗽。

    “我看你这两天老在这儿晃悠,一猜就是。”姑娘看来笃定了他的身份。

    “真不是。我就是瞎溜达,没事儿闲的。”

    “您开玩笑,不过市场部那些人我都见过。你该不会是分公司新领导吧?”姑娘还不死心。

    “你先告诉我,你是干嘛的?”朱子顺索性反问道。

    “理货员啊。”姑娘说“绿山商场,中兴大厦这些KA店都归我管。”

    “销售情况怎么样?”朱子顺干脆摆出了领导的架势,问。

    “忙死了,一天至少得上两次货。”姑娘一边整理着货架,一边说“市场部对我们排面标准要求又那么高,我一天到晚,这不就长在超市里了。”

    “看出来了,我看有些小店都断货了。”

    “领导,是哪些小店你赶紧告诉我,我让他们抓紧补货。”姑娘真把朱子顺当成分公司领导了,表现得有些紧张。

    “我也记不大住,不过问题不大。”朱子顺边说,边往外走,他觉得再说下去,露了馅,姑娘一定会跟他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