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北方人吧?”伊老板抱拳拱手道“听您这说话爽快劲儿,我就猜到了。”

    有时候并不是有意,便会扯到了地域上。很多人笼统的总结:南方人精细,狡黠;北方人大度,黄爽。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朱子顺接触过许多南方客户,他们往往在原则上坚持自己的底线,为人处世方面,尤其是,可以在为自己带来更多利益的人身上,豪掷千金的气度,无人可及。

    倒是有些外表豪气冲天的北方人,到了节骨眼上的所作所为,还不如一个小女人。

    所以南北差异,地域之争,凡是轻易下非黑即白定论都不靠谱。不管他是何方神圣,到头来还是靠人品说话。

    朱子顺对福建籍老板有所了解,这些人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对人性的揣摩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有求于人时“俯首甘为孺子牛”,到了平起平坐,俯视对手阶段,便不自觉地溢出一股傲气。

    这算是他们生意经中的一招方术。看似变化的是态度,其实终极的目的,还是要在与对手过招中,博取最大的利益。

    从“猴子”口中得知,“多丽”已经与伊老板有过接触。至于双方深入到什么程度,尽管不得而知;但朱子顺已经把最坏的结果想到了,就是伊老板与“桂南”取消合作,直接投到“多丽”怀抱中去。

    刚才两个人见面未加寒暄,便直奔主题旁敲侧击的对话,朱子顺实际上是在暗示,伊老板离开“桂南”,作为厂家来讲并不十分在意。

    “桂南集团”还不至于为了一个二线经销商,低三下四。

    伊老板从朱子顺的态度上,马上察觉到了。

    “难得朱总来一趟怀化。”伊老板边操起电话,边对朱子顺说“我们这儿有一家苗家菜,很有特色。请您朱总试试。我也和您好好喝上两杯。”

    小孙看了一眼朱子顺,可能他觉得见面后,伊老板和朱子顺的话不投机并不是很和谐。

    “好啊。”朱子顺拍一下小孙大腿,说“大老远来见老客户,不陪伊老板喝好哪成。听伊老板安排。”

    伊老板打了几通电话后,便开着自己的一辆面包车,将朱子顺,小孙带到了他赞不绝口的“苗寨苗家菜大酒楼”。

    从外观看这家“苗寨酒楼”的确富有苗乡特色。怀化城市道路都是依山而建,面包车开到一处山坡上,一栋仿佛“吊脚楼”的苗寨建筑便映入了人们眼帘。

    下车处,恰好便是由粗壮竹木搭起的台阶,台阶两边身穿苗族服饰的女服务员,手捧青花大碗,哼哼呀呀唱着苗寨迎客曲。

    “我来怀化几次了,伊老板可都没带我到这儿来。”小孙见到此景很兴奋,悄声对朱子顺说。

    进到“寨门”里,一位长相英俊的苗寨后生,举起牛角号吹了三声,对楼上高喊了一句拖腔拉调的苗语。

    这家酒楼像是一个戏台,听到牛角号声,楼上随即跑下来六位俊俏的年轻姑娘;虽然也是满身银饰,滴里当啷,但与门口深色系迎宾姑娘不同,这些女孩的衣饰更鲜艳,靓丽。

    两人一组,一左一右不由分说,搀扶着朱子顺,小孙,伊老板,个个露着黄黄的牙齿,含笑将他们一一带到“吊脚楼”顶层。

    怀化的地理位置处在湘贵交界处,气候比火炉长沙而言,简直就是一个避暑圣地。尤其是是坐在“吊脚楼”最高处,四处没有门窗遮挡,山风习习,让人既惬意又爽快。

    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走到伊老板跟前,两个人用闽南话交流了一番。这位老板随后朝朱子顺打了声招呼,说:“朱总远道而来,到我这儿有啥需要别客气哦。”

    “他是酒楼老板?”那位老板退下后,朱子顺问伊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