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租车下来,朱子顺差点没认出这个老同事。小范过去是个三七开的小分头,如今将头型梳理成了大背头,头发显然还喷上了保湿发胶。

    两个人走近时,朱子顺瞅着小范越看越别扭,总觉得似乎以前分外熟悉的这个老同事,尤其是他的五官,哪里好像不大不对劲儿。

    “你这眉毛怎么弄得?”朱子顺仔细上下打量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改行唱戏了?这眉毛怎么画的跟俩大毛毛虫子似的,我赶紧给你找个地洗洗吧。”

    “什么眼神?”小范用手指比划了一下,那两条很不自然的眉毛说“这是在美容院修的眉,没觉得我看起来眉眼精神了不少?”

    “卧槽,你一大老爷们儿,怎么还玩儿这个?”朱子顺哭笑不得“吃饱撑得吧?”

    “我三点前还得赶回机场回绿山呢,你还是赶紧找个地,哥儿俩坐一坐,说会儿话吧。”朱子顺对他新妆容的态度,让小范有些不爽,把话题赶忙岔开。

    朱子顺看了一下腕表,时间紧张,如果再跑远地找一家合适的餐厅,怕都耽误在路上,他和小范的关系确实也没必要客套,客气。

    “那就就近。哥儿俩多说几句话。”朱子顺示意马路对面有家“郭林家常菜”,说“就对面吧。”

    “成啊。现在吃什么都没啥意思。”小范说“专程跑北京来就是和你朱子聊聊天,电话里说也说不痛快。”

    “郭林家常菜”这两年,在京城开了有十几家连锁店,菜肴价格亲民,店堂又比较整洁,一时成了工薪族小聚,百姓家庭聚餐的首选。

    两个人到店的时间比正常饭点尚早,幸运地找到了一张两人台的座位。小范没等落座便有言在先:“四瓶啤酒,四个小凉菜齐活。”

    “油腻的东西看见就反胃口。”小范一连说了好几遍。

    大半年没见小范,除了他这一身行头,和那双越瞧越别扭的“人造眉”,朱子顺隐约感觉,小范的言谈举止和以前熟识的他像是换了个人。

    “是不是你大舅台资大企业伙食太好了,你这个管后勤的近水楼台,山珍海味一天到晚吃腻了?”朱子顺没完全听小范的建议,还是多要了两盘荤菜,说“我可比不了你,这两天做活动,忙得四脚朝天,不补充点儿能量,真顶不住。”

    “郭林家常菜”服务员少,顾客多,酒菜都需要顾客自己到窗口取。朱子顺让小范别动窝,俩人一旦都起身,那些等座位的人,随时便会一屁股坐下“鸠占鹊巢”。他一个人来回跑两趟就OK。

    朱子顺把最后一道菜端到桌上,发现小范正拿着一个小瓶,挤出一些药水往眼角处涂抹。

    “怎么?眼睛不舒服?”朱子顺问道。

    “不是,这是去眼角皱纹的。每天三回,今早赶飞机没来得及。”

    朱子顺正要将瓶酒瓶盖打开,听到小范这话,停住了手,怔怔的看了他半天。

    “你没病吧?”朱子顺问“这是中什么邪了?又是修眉,又是去眼尾纹。卧槽,你不会是那个什么‘同志’吧?”

    “朱子,你OUT了。”小范把小瓶收回到包里,说“什么年代了,男士注意仪容,收拾的年轻点儿,利落点儿很正常。我们公司那些台干四十多岁了,保养得比我还嫩呢。”

    “你这去你大舅那儿,竟跟台湾人学这些娘们儿唧唧的玩儿意儿了,真有你的。”朱子顺听了小范的解释,倒也觉得真可能是环境弄人。

    “找我到底要谈什么事儿?”

    “曲雅给你打电话了吗?都说些什么了?”小范喝了一口朱子顺给他倒在杯中的啤酒,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