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两口子正说着话,大女儿撅着屁股,四腿乱蹬,哭叫了两声。

    “光顾说话了。”曲雅赶紧把朱珠抱起来,看了一眼说“这孩子吃得多,拉的也多,忘了给她接手了。这不,又拉了一裤兜子。”

    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朱子顺就是在大女儿一泡屎臭的味道中,迷迷瞪瞪,但又格外香甜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朱子顺本想拉着父亲去医院打吊瓶,父亲拧着坚决不去;无奈只好一个人到医院,按照父亲常备药品,提回了一大袋子常用药,带回家中。

    假期算下来只有一周时间,朱子顺回到绿山除了陪陪家人,有几个同事,朋友必须要见上一面。不论是旧情,还是大女儿幼儿园的事情,池副总是第一个他想要联络的。

    下午,朱子顺在家中,便把电话打了过去。

    “朱子!你回来了?”池副总一如既往地热情,亲切“还走吗?”

    “我回绿山休几天假,下周就回去了。”朱子顺说“不知道池总最近忙不忙,想您了,找个时间想见您一面。”

    “我也放暑假了,没啥事儿。”池副总答得很痛快“家里没人,你就过来吧。可有一样,啥东西都别给我带。”

    走的时候,只知道池副总去党校学习了,还以为是个临时,短期学习班之类的。可电话里,池副总说他放假在家,这让朱子顺有些困惑。

    既然池副总恰好有时间,朱子顺也不再多想,和家人打了声招呼,便出了家门。

    昨晚从机场到家途中,朱子顺见到那个大玻璃球,惊叹了好一阵;坐上公交车这一路,原本熟悉的城市街景,让他深深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临街的门脸,过去的买卖字号,商家按自己的喜好,实力,材质,笔体随自己所愿,横竖宽窄可以说是千奇百怪,现在都被整齐划一的牌匾所替代。

    马路两旁不少有年头的老树,都被砍伐连根儿拔掉了;新栽植上了低矮灌木,配之以叫不上名的洋树种。整片整片铺上了郁郁葱葱的草坪,十分养眼。

    最让朱子顺不习惯的是公交车上售票员,每到一站,分别用中英日三国语言报送站名。

    车厢里,两个不熟悉路线的老两口,就是因为听不清售票员,叽哩哇啦说的绿山口音外语,坐过了站。

    “满车都是中国人,干嘛说六国外语。”老太太急了“你把中国话说清楚,不就服务到位了?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嘛。”

    售票员满脸无奈解释道:“大妈,你以为我们愿意啊。就这几句外国话,我们下了班还得学习,还得考试;不过关还扣奖金。这不都是领导要求的嘛。”

    “不怪她们。”老爷子倒是通情达理“绿山要建成国际一流城市,窗口行业首先得要国际化,这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需要。”

    “狗屁形象!面子工程吧!”一个被挤得四脖子流汗的年轻人,骂骂咧咧嘟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