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旅馆,朱子顺赶紧用服务台的电话要了长途,直接打到董事长办公室。

    往回走的路上,朱子顺又向郝爱国了解了一些南京市区的基本情况,编排好了话,在向董事长汇报时,表明郝爱国这处房子,做为办事处的诸多好处,优势。

    果然,董事长对朱子顺仅用一天的时间,便找好了办事处有所疑虑,说:“是不是再多看几家啊?”

    “今天已经看了五六家了,方方面面比较起来这处最合适。”朱子顺的回答早有应对。

    “价格是不是有点儿高了?”董事长的座机开了免提,蓝小姐的声音传了出来。

    “没错,江宁,浦口的房价倒是低,一个是从那儿到市区得一个半小时,另一个得过长江大桥,在江北。时间不说,将来送货来回运输费,可就不是个小数。”朱子顺给董事长报的房价,比郝爱国原租金高了一百块,他有自己的打算。

    “朱子说得有道理,物流问题不能不考虑。”董事长考量得更全面“那就定了吧。”

    朱子顺看了一下服务台上的台历,说:“现在离下月初还有一周多的时间,这段时间我还要找中转仓库房,把办事处办公家具,生活用品置办齐了。暂时还得住在这个旅馆里。”

    “既然定了住处,你就跟房东说说,早点儿过去住,这样能省不少住旅馆钱呢。”蓝小姐的反应极快,而且帐算计得常人无法想象。

    “这得和房东商议着来,再说现在房间里什么都没有,您不能让我躺在水泥地上睡觉吧?”朱子顺是笑着说得这番话,但心里却一直窜着火。

    “不是啦,我的意思是早一天是一天嘛。”蓝小姐的口气虽缓和下来,用意还是原本的用意。

    虽然这一通电话打得不痛快,但毕竟办事处的租房算是落了听。朱子顺趁着天色还没大黑下来,走出旅馆,想找一家餐馆把晚饭解决了。

    旅馆周边的大小餐厅着实不少,朱子顺一路走来,都只是朝里面看一眼,便匆匆而过。

    大点儿的餐厅都是三五好友,全家聚会,大圆桌上摆着七盘八碗,不适合他一人就餐;临街的小吃铺环境看起来就让人没了胃口,碗上面套一层薄塑料袋,一个客人用过后,店家用手一揭,再套一层就给下一位盛上饭菜。

    更让朱子顺受不了的是都到了这个季节,“嗡嗡”飞舞的苍蝇飞落在餐具上,菜盆里,顾客得一边嚼裹,一边不停地轰赶着。

    还在家时,母亲就千叮咛万嘱咐,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本来就水土不服,再吃坏了肚子麻烦就大了。曲雅还给他备了几种常用药品带着。

    朱子顺第一次意识到,一个人在外吃饭竟是一个大问题。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拐角处,朱子顺见有许多人在一处排队,走近看时发现是一家餐馆的外卖窗口。

    看得出排队的顾客都是南京本地人,他们都在排队购买的是当地名吃“盐水鸭”。

    朱子顺索性也排在了队尾,他注意到有的人买半只,有的人只要几块钱的,窗口里的服务员会根据不同需求,用刀砍剁一番,上秤,结账。

    排到朱子顺时,他要了两块钱的。服务员看了他一眼,三下五除二,便把盐水鸭切成的几小块,用纸包好递给了他。

    另一个无人的窗口有主食出售,朱子顺在这里买了两个馒头,算是备齐了今天这顿晚餐,回到了旅馆。

    平常这个时候在家里,母亲,曲雅都会准备好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等着朱子顺。此时,他一个人坐在床边,倒上一杯白开水,用手抓着盐水鸭,啃着有些发硬的馒头,慢慢下咽。

    朱子顺有些后悔,离家时,应该把父亲那个老掉牙的半导体收音机带上就好了,房间里只有他咀嚼鸭子,馒头的声音,太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