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多给郝爱国一百元租金,感动之余,让他对朱子顺交代的事份外上心了。
一连几天早出晚归,带朱子顺看了三五处适合做仓库的房屋。并根据朱子顺对公司商品的描述,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我觉得一是要离办事处近些,安全性还要有保障。”郝爱国掰着手指跟朱子顺说“你们的货值那么高,不能图便宜,南京开春有个梅雨季节,受潮,漏雨那些房子可不能考虑。”
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身边有一个人帮你操心,分担一些事情,让朱子顺内心很暖。
三天后,在办事处对面楼的底层,两个人最终看中了一处小两居,综合各项条件觉得很合适,便把中转仓库房确定了下来。
让朱子顺没想到的是,郝爱国经过房主同意,自己在外面加工了两套铁栅栏,按在窗户外侧,说:“这样安全些。”
朱子顺问他加工费多少,要付款给他,郝爱国坚决不收。
办事处所需用品,朱子顺用了整整一天时间,从彩桥市场集中拉到了办事处。
在所有购置的商品里,唯有自己的被褥,没和那位大姐讨价还价,“贴身的东西不能糊弄,用就用个放心。”那位大姐说得有道理。
签了租房协议后,郝爱国便把房间钥匙交到了朱子顺手里,还不忘叮嘱他:“安全起见,你该换套锁具。”
房间里的大件物品陆续到位后,朱子顺这几天都是两点一线,早上从旅馆出发,一个人来到办事处,将桌椅挪动到合适的位置,清扫房间,擦拭门窗……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从小到大,朱子顺就没做过这些家务活,没想到来到“佐拉”这家“外资企业”担任“南京分公司总经理”竟拿起了抹布,操起了墩布,两天下来把他累得是腰酸背痛,爬楼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天,郝爱国把换好的煤气罐搬了上来。对朱子顺说:“煤气接好了,朱部长可以买些米面,蔬菜自己在这儿烧饭了。总在外面吃,不舒服的。”
“不急,等月初正式住进来再说。”朱子顺没告诉郝爱国实情,他根本不会做饭,烧菜,最拿手的厨艺不过两样,蛋炒饭,能把一扎挂面煮熟了就算不错。
“南京气温高的时候多,你们办事处应该买个冰箱,要不然肉蛋容易坏掉的。”郝爱国指着厨房的一角说。
到南京也有一周多的时间了,朱子顺还没有踏进过任何一家商场的大门,围绕着自己的市场开发做些前期工作。筹建这个办事处,让他尝到了以前从没尝到过的滋味。
繁,杂,劳神,劳力。这还得亏有郝爱国在身边不时帮扶着,设立办事处等于安一个新家,让他这样一个从未操心过“家事”的大小伙子,苦不堪言。
更何况从公司预支的筹建资金,用起来才知道少得可怜;甭说郝爱国提到的冰箱,昨晚在旅馆里,朱子顺将剩余的现金数了数后发现,接下来还要买的办公用品,锅碗瓢盆都已经十分紧张,需精打细算了。
冰箱这样的高档电器,即使买一二手旧货,目前根本拿不出余款去添置。
“不知其他公司的办事处,是不是也像‘佐拉’这样,每一分钱都算到骨子里”在朱子顺印象里,外企的办事处不是在大酒店,便是在玻璃幕墙,落地窗中的写字楼里。
考究的办公环境,男士西装革履,女士制服短裙,高跟鞋;工位上绿植相伴,飘着香气的咖啡味道弥散在办公区。
再看看眼前,设在这栋筒子楼里的“意大利‘佐拉’公司办事处”,不是批发市场的旧货,就是图便宜买回来的折扣商品;若不是朱子顺一手操办,换别人说起,他都未必信。
“冰箱是要买一个,等我下回从公司回来再说。”朱子顺只好这样敷衍郝爱国。
办事处初步有了模样,来南京的第二件大事便是“招兵买马”。朱子顺给“扬子晚报广告部”打去了电话,说了自己的要求后,接电话的广告部小业务员马上答应到旅馆来见他。
一连几天早出晚归,带朱子顺看了三五处适合做仓库的房屋。并根据朱子顺对公司商品的描述,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我觉得一是要离办事处近些,安全性还要有保障。”郝爱国掰着手指跟朱子顺说“你们的货值那么高,不能图便宜,南京开春有个梅雨季节,受潮,漏雨那些房子可不能考虑。”
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身边有一个人帮你操心,分担一些事情,让朱子顺内心很暖。
三天后,在办事处对面楼的底层,两个人最终看中了一处小两居,综合各项条件觉得很合适,便把中转仓库房确定了下来。
让朱子顺没想到的是,郝爱国经过房主同意,自己在外面加工了两套铁栅栏,按在窗户外侧,说:“这样安全些。”
朱子顺问他加工费多少,要付款给他,郝爱国坚决不收。
办事处所需用品,朱子顺用了整整一天时间,从彩桥市场集中拉到了办事处。
在所有购置的商品里,唯有自己的被褥,没和那位大姐讨价还价,“贴身的东西不能糊弄,用就用个放心。”那位大姐说得有道理。
签了租房协议后,郝爱国便把房间钥匙交到了朱子顺手里,还不忘叮嘱他:“安全起见,你该换套锁具。”
房间里的大件物品陆续到位后,朱子顺这几天都是两点一线,早上从旅馆出发,一个人来到办事处,将桌椅挪动到合适的位置,清扫房间,擦拭门窗……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从小到大,朱子顺就没做过这些家务活,没想到来到“佐拉”这家“外资企业”担任“南京分公司总经理”竟拿起了抹布,操起了墩布,两天下来把他累得是腰酸背痛,爬楼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天,郝爱国把换好的煤气罐搬了上来。对朱子顺说:“煤气接好了,朱部长可以买些米面,蔬菜自己在这儿烧饭了。总在外面吃,不舒服的。”
“不急,等月初正式住进来再说。”朱子顺没告诉郝爱国实情,他根本不会做饭,烧菜,最拿手的厨艺不过两样,蛋炒饭,能把一扎挂面煮熟了就算不错。
“南京气温高的时候多,你们办事处应该买个冰箱,要不然肉蛋容易坏掉的。”郝爱国指着厨房的一角说。
到南京也有一周多的时间了,朱子顺还没有踏进过任何一家商场的大门,围绕着自己的市场开发做些前期工作。筹建这个办事处,让他尝到了以前从没尝到过的滋味。
繁,杂,劳神,劳力。这还得亏有郝爱国在身边不时帮扶着,设立办事处等于安一个新家,让他这样一个从未操心过“家事”的大小伙子,苦不堪言。
更何况从公司预支的筹建资金,用起来才知道少得可怜;甭说郝爱国提到的冰箱,昨晚在旅馆里,朱子顺将剩余的现金数了数后发现,接下来还要买的办公用品,锅碗瓢盆都已经十分紧张,需精打细算了。
冰箱这样的高档电器,即使买一二手旧货,目前根本拿不出余款去添置。
“不知其他公司的办事处,是不是也像‘佐拉’这样,每一分钱都算到骨子里”在朱子顺印象里,外企的办事处不是在大酒店,便是在玻璃幕墙,落地窗中的写字楼里。
考究的办公环境,男士西装革履,女士制服短裙,高跟鞋;工位上绿植相伴,飘着香气的咖啡味道弥散在办公区。
再看看眼前,设在这栋筒子楼里的“意大利‘佐拉’公司办事处”,不是批发市场的旧货,就是图便宜买回来的折扣商品;若不是朱子顺一手操办,换别人说起,他都未必信。
“冰箱是要买一个,等我下回从公司回来再说。”朱子顺只好这样敷衍郝爱国。
办事处初步有了模样,来南京的第二件大事便是“招兵买马”。朱子顺给“扬子晚报广告部”打去了电话,说了自己的要求后,接电话的广告部小业务员马上答应到旅馆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