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顺把行李暂存在服务台,拿上房间钥匙便下了楼。离九点才可以进房间,这段空闲时间,他需要在大街上独自熬过去。

    一天一夜的火车,不是躺着就是坐着,时间长了,狭小空间里的陌生人,便很容易熟络起来。昨晚在火车上,下铺的两位老哥就很热情,从包里取出自备的酒菜,招呼朱子顺一起下来喝两口。

    当然,朱子顺也把曲雅带的熟食拿了出来,拼在一起。还在“沟帮子”站下车,在站台小贩那儿买了一只沟帮子烧鸡。

    就这样,几个不知姓名,萍水相逢的人在一起除了侃大山,便是吃吃喝喝了几乎一路。

    朱子顺此时一点没觉得饿,倒是有些口干舌燥。

    还在公司时,朱子顺就做了功课。到了南京的第一件事应该先物色,确定好办事处的住处。有了“根据地”下一步人员招聘,业务开展才能一步步往下推进。

    他记得绿山市出租房屋的信息,大都刊登在报纸上面;南京也应该不例外,朱子顺想到这儿,便走进了一家代售报纸的街边小商店。

    朱子顺先买了瓶可乐,一张南京市区地图,指着五六种当地报纸,问小商店老板:“麻烦问您一下,南京哪张报纸登的租房信息多一些?”

    “那你问对人了。想看国家大事,方针政策,日报。想看八卦新闻,乌七八糟‘良友’,想找老婆,找房子‘扬子晚报’啊。”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说话挺风趣。

    “那您就给来份‘扬子晚报’吧。”朱子顺笑着说。

    “你是外地刚来南京的吧。”老板取出一份报纸递到朱子顺手上,说“这里面的信息真真假假都有,你可要当心啊。”

    “是,刚到。现在东南西北我还分不清呢。”朱子顺答道。

    “你想租什么样的房啊?”老板可能以为朱子顺是来南京打工的,便好心地告诉他“这里是玄武区,市中心房价贵得很,你要不怕远,江宁,浦口要便宜好多的。”

    见老板很热心,朱子顺索性边喝着可乐,边坐在啤酒箱上和他攀谈起来。

    “我在这儿要找一个两居室,做办事处用。附近最好还带有一个小库房。”朱子顺说“地段不能离市中心太远,工作起来要方便。”

    “你早说啊。”老板听了朱子顺的话,干脆从柜台里走了出来“你说的这条件,我儿子那房子最合适不过了。”

    朱子顺看着老板,没言语,等着他的下文。

    “银鹰国际购物中心你知道不?”老板见朱子顺没反应“新街口,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我儿子的两居室就在银鹰商场后面,正儿八经的黄金地段呢。”

    “你儿子自己不住吗?”朱子顺好奇地问道。

    老板叹了口气,这才把家里,儿子的情况详细跟朱子顺说了起来。

    原来,老板的儿子在南京一家国营机械厂工作,前几年工厂倒闭,儿子买断了工龄下了岗。不到半年,儿媳妇的单位也“关门大吉”了。

    这些年,两口子除了在外面打些零工外,收入一直不稳定;除了靠老板这个父亲接济,无奈只好把原来的房子出租出去,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现在他们三口家都和我挤在一块儿。前不久,他那套房子租房的人,刚退房,你说巧不巧?”老板从柜台里拿出一盒烟,撕开封口掏出一支烟,递给朱子顺。

    朱子顺推开老板递烟的手,说道:“是巧。不过合适不合适,我得看完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