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县衙里面紧皱眉头的苏洵正在头疼,自己虽然抢到了一个出海口,可是整个澎湖县有接近两千多户人,都需要出海打鱼才有收入,如今的出海口最多停靠三百只船只,并且还有一些船只出海之后就没有再回来,仅仅是近海,就有如此让人瞠目结舌的失踪率,这其中若是说没有人作乱,苏洵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

    可是自己没有证据,有没有办法强行抢夺。

    来到了这澎湖县,苏洵才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做财阀,什么叫勋贵,此时想起秦子明当初说的那些话,他觉得当真是无比的正确。

    这大宋已经被这些士绅家族,勋贵家规毁的差不多了,若是再不进行改善,迟早有一天是会乱套的。

    揉了揉自己眉心,他才发现自己想远了。

    “咚咚咚咚。”

    外面传来了击鼓声,这几个月不曾动用过的击鼓声再苏洵听来竟然有些熟悉。

    “外面什么事?”

    “禀告大人,这是那人递上来的状纸。”

    一张状纸落在了苏洵的手中,这是一封状告潘全的状纸,上面写着潘全的种种罪行。

    还有一个落款。

    秦安!

    苏洵只觉得自己的呼吸一下子就急促了起来,他蹭的一下子站起来,二话不说拔腿就走。

    那衙役愣了一下,这一直都稳重如斯的县令大人,此时居然如此激动,难道外面的那个年轻人当真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不成?

    苏洵迈过门槛,一下子飞跃下五个台阶,看的衙役们都长大了嘴,这县太爷是发了什么疯了?

    苏洵一个纵身跳出了县衙大门,径直看着鸣冤鼓的位置,便看到了两人站在那里。

    其中一人身高体状,面色很是平静。

    其中一个身形修长,相貌俊朗,手持折扇看着自己轻笑不已,苏洵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一把抱住了秦安。

    “子明!”

    “明允。”

    苏洵松开手,仔细看了看秦安,这才哈哈大笑:“太好了!太好了!没想到你居然来了!”

    他狂笑之间,竟是有些湿了眼眶,他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回了曾经几个人在汴京的时间。

    虽然不长,可四人一起参加了科举,又是同一年的进士,这份情谊,便是说什么也不能消失的。

    人生三大喜,其中最为让人容易哭的,便是这他乡遇故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