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

    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天堂地狱说不同,中国人更相信因果轮回转世投胎,有点这辈这辈子不行下辈子投胎当老爷的阿Q精神。西方最终归宿的地狱,在中国人眼里也只是轮回的中转之处而已。

    然虽然只是中转之处,这中间时光必有日常用度花销,更难免大鬼小鬼打点一番。

    世间只知阴间有十殿阎王,有十八层地狱,有各种牛鬼蛇神,却没说有打工赚钱之所。

    这各种用度所耗之资只能靠阳间接济,但子孙后代的施舍不如自己棺材里带的靠谱,无数金银玉石、字画书籍、兵戈器具统统打包进了坟墓。

    虽然是陋俗却给后人留下了直面历史的机会。

    人世间有过多少皇帝,就有多少个皇陵。抛开那些灭国皇帝和短命王朝,百十座皇陵总还是有的。这些皇陵往往耗费无数人力和财富,历经几年甚至几十年建成,可算是当时文化、艺术、科技、财富的集大成之作。

    不过一众皇帝费尽心思,耗尽民脂民膏修建的永生之地,对于考古和盗墓这样的专业人士而言只分为两类:挖开的和没挖开的。

    但凡事总有例外,秦始皇陵之所在世人皆知,悠悠两千年却依然如故!史书明确记载着随葬的惊人财富,可谓世间最大的宝藏,不光是财富,里面的文献可能有前代的详实记录,能够直接证明商以前的历史,这是文明之争。

    但,谁都拿秦始皇陵没办法。

    秦始皇陵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秦始皇是独一无二的!

    六年前,国家发出公告准备挖掘秦始皇陵。消息一经发出瞬间占据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媒体的头版、封面、热搜!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世界上最伟大陵墓重见天日,世界上最伟大的君主将在两千年后重临大地!

    经过两年多的公开论证、评选,最终国家把这个重任交给了首都博物院。不过首都博物院也不能吃独食,在国内内征集了一批考古精英和相关专家,算是见者有份平了“民怨”。

    网上传说就连几个盗墓界的大拿都投案自首了,条件只有一个参与挖掘,只待罪不求立功。

    这期间,几十个国家数千家机构通过各种渠道提出申请,要参与皇陵挖掘工作,不过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签了“卖身契”的专家,所有外国相关机构都被排除在外,只能有限制的过来参观交流。

    虽然外国网友和专家着找了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晓之以情,诱之以利,一哭二闹三断交,但国人只有一句话:这是我家祖坟!

    考古历史文化界的激情是理所当然的,但最耐人寻味的是宗教界对秦始皇陵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关注,不只是国内的儒释道,坊间传说就连教皇都派特使前来洽谈,一个外界从没报道过的红衣大主教!

    如今举世瞩目的秦始皇陵挖掘工作已经开始三年多了,千古一帝的永生之地即将在我们这代人手中重见天日。

    始皇陵开挖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建一座高150米、直径1000米的保护罩,把整个皇陵保护起来了。关键是保护罩不是死的,会随着挖掘工作不断向下延伸,目前直径已经达到1800米。

    当时也是攻克了很多难题才建成的,主要是跨度太大了。

    外层以太空合金为骨架,表面覆盖仿蛛丝织成的透明薄膜。主要是保护裸露的建筑不被自然界的风吹日晒所损伤。

    内层是二期项目,封土清空后建设的,是为向内挖掘准备的。

    内层建筑更加高科,采用了最先进的智能调光玻璃,玻璃可以根据光线自动调整透光率,即保证室内采光,又不会伤害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