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想着董氏多年未再有身孕,将来华靖离一旦战死沙场,钩翊侯府就会断了传承才赐下的。

    可是这么多年,卜小娘即便生下了华靖和,宫里也没有一句让她做个平妻的话传下来,其用意已经不言而喻。

    董氏就是华叶峰的正妻,钩翊侯府的上一代侯爵夫人,现在老夫人,等有了孙辈,她便是太夫人。

    卜小娘再如何要强,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一味地自诩出身和教养优于董氏,反而能从侧面说明她除了这两点,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即便她生了儿子,华靖和也远远比不上华靖离,不过是多了个挂爵位的保障罢了,只要华靖离还在,华靖和就永远只是侯府的一个闲散庶子。

    夏明嫣把这样的人理解为外强中干,越是没有真材实料,外表越是要坚强。

    卜小娘心里最不愿面对的一面被揭穿了,立刻就怒了:“你胡说!你一个十来岁的新妇懂什么?要不是她暗中使坏,妾的靖和怎么会如此不知进取!”

    夏明嫣不怕她生气,直接反问道:“小娘一会儿觉得老夫人城府深,一会儿又觉得她行事粗鄙,与农妇无异,你到底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不能在以为她插手二弟和别的事的时候,觉得她是一个有城府的人,一会儿又笑她愚鲁不堪,你这分明就是自欺欺人。”

    “小娘从前在宫里的确学了不少东西,这些我都信,可是老夫人走过的路,那些你我都不曾走过的路,未尝抵偿不了那些教养。”

    “甚至那些东西对华家、对整个侯府更为有用,那都是一日日在田埂里在县衙里积累下来的经验,受过的教训,比咱们这些锦绣堆里出来的更禁得住风吹雨打。”

    “小娘说老夫人耽误了二弟的教养,平心而论,你真觉得事情是这样的么?就在刚才,我亲眼所见小娘你推拒了老夫人的好意,她想插手也难吧?”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是对读书人说的,但对她们这些闺阁女子来说,何尝不是如此。

    董氏自幼跟随父母在县衙长大,这种衙署家眷一般都住得离衙门很近,地方的小衙门不比元京建制周全,忙起来的时候,那是家眷也要上手的。

    带领当地农人耕种、收割时,他们要跟着下地,收粮运粮时,男子要帮着押车、点算,女子要帮着给衙门里的人送水、送饭。

    还有董氏跟着华叶峰在外面屯垦的那些年,她接触了多少地方上的人,多少军中之人,还有那些三教九流……

    这些都是经验,足以将锦绣堆里学出来的那些空谈比下去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