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亨泰、李仕鲁再次上疏告老,又被朱允炆拒绝后,以身体不适,需家中养病为由,暂不上朝。

    此二人休假,按例应由佐贰官暂代其职。

    但朱允炆却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命原礼部侍郎杜泽暂代尚书一职。

    刑部尚书,则由原工部侍郎孙显寻迁后代理,大理寺卿则由都察院严震代管。

    加上吏部的翟善、户部的王纯州、兵部的齐泰、工部的郑赐,至此,朝中大权终于落入了朱允炆的手中。

    而郑赐、杜泽、孙显、严震等人,皆是出自翟善门下。

    老朱怎么也没想到,他辛辛苦苦这些年,宁背上骂名才打造的出的文武平衡,不过一个月就被打破。

    可悲、可叹,亦有些可笑。

    朝中这么大的动静,这么大的变动,不会没人察觉。

    最先出声质疑的,是周、齐、湘、代、岷等几位藩王。

    其中尤以朱橚之子,今宗人府宗人令朱有炖反对最为激烈。

    这几位藩王纷纷上疏,弹劾朱允炆‘擅权’,更有甚者言语间多有不敬。

    甚至有人私下酒后曾扬言‘炆乃不孝,需清君侧’。

    可仅仅一月之间,这些藩王所在的城池,纷纷出现一群号称‘圣孙亲卫’的红毛兵。

    一时间,枪声大作。

    就在同时,也有数百红毛的‘谙厄利亚兵’,带着火器也上了一趟朱有炖的门。

    闹了一个月的藩王们,闻风风声鹤唳,再无半点反对声音。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

    苏谨和朱允熥一路急奔,终于赶到了开封府。

    然而朝廷的变故却日日飞来,一日比一日夸张。

    朱允熥归心似箭,仍在催着苏谨尽速启程回京。

    “不,你不能回去。”

    “什么?”

    朱允熥不解:“皇爷爷病重,我这个时候怎么能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