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赵丹终于来到了位于沙丘宫正中央的大殿面前。

    和其他所有的战国时代宫殿一样,这座宫殿也同样位于高台之上。

    台高三丈,共有台阶一百二十四级,宫殿长四十五丈宽二十一丈,高檐飞拱,四角有瑞兽雕像,即便在夜色中看不清楚全貌,也仍旧让人感觉到一股气势扑面而来。

    赵丹下了马车,早有无数女婢宫人侍立在旁,朝着赵丹恭敬行礼。

    赵丹微微点头,随后独自一人拾级而上,进入了这座大殿之中。

    根据赵丹事先的说法,他的爷爷赵武灵王死在这里,所以他需要为武灵王守灵。

    大殿十分空荡,赵丹走在其中都能够听到自己脚步的回音。

    一张灵牌被供奉在大殿的最上首,前面是一张坐席,或者说蒲团。

    赵丹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的朝着面前的这张赵武灵王的令牌磕了个头。

    等到赵丹起身之后,一个人影突然从大殿的阴影之中缓缓走出。

    赵丹坐在那里,静静的注视着面前的这个人,脸上的表情看上去一点都不惊讶。

    来人正了正衣裳,朝着赵丹恭敬行礼:“外臣乐间,见过大王。”

    没错,出现在赵丹面前的这个人,赫然正是出任燕国相邦并没有多久的昌国君乐间。

    赵丹看着乐间,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昌国君,竟然是你?坐吧。”

    赵丹的确知道有一名燕国的使者在此等候,但赵丹并不知道这名燕国的使者就是乐间本人。

    考虑到如今的燕王轲才不过是一个三岁小儿、燕太后又是一个女子,天然权威就有所不足的事实,乐间这个相邦实际上就是燕国真正的掌舵者。

    赵丹微微的眯起了眼睛,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

    能够让乐间亲自出马,足以证明燕国对于这一次的事情是如何重视了。

    乐间似乎看出了赵丹的想法,坐下来之后便对着赵丹笑道:“大王有所不知,如今吾王虽以登基,但燕国之中仍旧有些许宵小乃是公子安和高阳君余孽,因此乐间必须亲自前来,以免走漏风声。”

    赵丹点了点头,对于乐间的这个想法不置可否,而是直接开口问道:“寡人听说昌国君事务繁忙,想必也不会在此久留,那么寡人便直说了罢。这赵燕两国共同伐齐之事,不知昌国君以为如何?”

    乐间笑了笑,对着赵丹道:“对于此事,太后已经召集燕国众臣商议过了。臣此次前来,便是为了和大王敲定此事的。”

    虽然说在乐间出现之后赵丹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可能性,但是在亲耳听到乐间证实之后,赵丹的嘴角还是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

    既然已经知道了秦、魏、齐三个国家准备再次联合起来对赵国搞风搞雨,那么赵丹要是不想一点办法去应对的话,那么他这个国君也未免太不合格的一些。

    对于魏国方面的处理,仅仅是赵丹应对的一部分,但赵丹心中更加重视的,其实还是和燕国之间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