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刚读完四书,五经里只看了《诗经》,先生说吃透《诗经》才可学习写诗作文,让他自己上心。

    从一年前起,云思却便把重心放在教导其他学生上,不太管秦丹青的学业了,只是给他一个方向和方法让他自学,自学过程中,他若有不解之处,再行讲解。

    这并非不负责任,而是因材施教。秦丹青心性早熟,悟性颇高,不需要时时留心,只要在关键处略做点拨即可。

    若是让他亦步亦趋跟着云思却的脚步走,才是浪费他的天赋,耽误他的学习。

    秦丹青知晓他的心意,从自学以来没有一次令他失望,有时还能担任他的助手,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

    师徒二人四年相处下来,已是默契非常。

    《诗经》三百余篇目,秦丹青俱已记熟,也能随口引用,只是在深研诗意上犹不过关,这也是云思却认为他火候不够的原因。

    在元宵之前,他必须吃透至少十首诗,这是云思却留给他的任务。

    时间一日一日,在书声中渐渐逝去。

    转眼间,元宵节的煌煌灯火逼入孤贫院大门。

    早课结束后,秦丹青让大家挂上之前扎好的灯笼,但先不点灯,直到入夜方点燃蜡烛。

    孤贫院的院落无灯,平常入夜之后众人也不会出门,便一直任其黑着。今日难得亮起灯火,虽不十分明媚,却因少有而使得外面的光辉也黯然失色起来。

    云思却的马车停在门外,他披衣下车,手上提着一只适合,隐隐溢出红糖汤圆清甜的香气。

    车夫递给他一只提灯,他接到手中,以手肘推门而入,本以为还会看到熟悉的隐在黑暗里的空寂庭院,不想门内却是一片静默的温暖烛光。

    云思却怔然停住脚步,目光望向前方,就见他的学生们站在灯光下,或是笑着向他行礼,或是朝他挥手,而后热情地簇拥上来。

    而他最在意的那名学生,正立于长廊下,夜风间,温柔凝视而来。

    “先生。”

    叽叽喳喳的询问声里,秦丹青只轻唤一声,便叫云思却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

    云思却笑了笑,抚摸着身旁几个年纪小的学生的头发,又把食盒递给长云,让他们分了里面的汤圆。

    “丹青,为师离开这些时日,孤贫院内可还平静?”走到秦丹青身边,云思却伸手替他理了理翻起的衣领,轻声问道。

    秦丹青点点头:“嗯,很平静,大家的功课也都有按时完成,先生放心。”

    “那便好。”云思却见长云分好了汤圆,便端起一碗递到他手里,“吃吧,吃完了回房间,先生给你们讲上元节的典故。”

    闻言,秦丹青还未开口,凌霄便先笑嘻嘻地提议道:“先生,我们特意为元宵扎了十几只灯笼,把庭院照得这样透亮,不如今夜的故事便在院子里说吧!”

    “原来灯笼是你们扎的。”云思却环顾四周,淡淡一笑,“好,那便在院内讲。来,大家都到廊下坐好,那里灯光最盛,也最暖和,你们边吃汤圆边听为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