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我们布防的主要方向是南部和西部,罗马尼亚人不可能太靠东部,因为德国人的大部队还没有打过去。我们应该把重火力放在这两个方向,至于我们的桥梁,这里也是要防御的,兵力不用太多。”

    这里,杨明志建议迫击炮部队灵活行动,他们作为火力支援部队,基于实战需要快速调整位置。他还提出了非常尖刻的问题:“我想,罗马尼亚人绝对想不到莫济里已经被我军解放了。以那群人大大咧咧的性格,他们必然是堂而皇之的以整齐的队伍前进,这给了我们巨大机会。”

    在其他军官思索的时候,库兹涅佐夫恍然大悟。

    “别列科夫,你的想法可是组建一支特别的部队,袭击行军中的敌人?”

    杨明志摇摇头,“也不是,我们可以利用树林和灌木丛的优势,派出部队组成战斗小队,或许一支小队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大家埋伏起来,待敌人经过打个措手不及。当敌人开始反击,小队立刻脱离战斗,换新的位置继续阻击德军。”

    这完是麻雀战的套路,只是老毛子们太迂腐。库兹涅佐夫没有这么冒险,加上很多军官的反对,方案进行了折中。

    他只派遣以下部分人充当阵列前的“散兵”,传统观念看来杨明志这种打法纯属胡闹,部队还是得建立防御工事堂堂正正的打阵地战。

    杨明志耸耸肩,“若是我的部队,我一定会让他们灵活出击。与其被动的等待,不如主动寻找敌人,待其毫无顺便之时打他措手不及。”

    库兹涅佐夫拍拍杨明志肩膀:“别列科夫,面包会有的,等到你有了自己的大军再做指挥吧。现在这支部队我是总指挥,我不敢冒险。”

    杨明志表示理解,他的很多建议被采纳,剩下的就是布防了。

    侦察部队已经离开莫济里二十多公里,彼此之间电台联系。这些人密切注视着大地的风吹草动,甚至有的人耳朵贴着地面,试图感知大地震动好判断敌人大部队移动的蛛丝马迹。

    杨明志有一种很强的预感,过了今日,次日敌人必然会出现。

    他检查了自己的人,特种反坦克营兵力得到了补充,整个284师只有这个营的建制,耶夫洛夫甚至嘲讽,自己做这个临时师长手头的兵力还不如自己的营长。当然杨明志也是归他指挥,实际整个师的残部已经实际上为这个中国人所掌控。

    撤离的人群已经离开莫济里,他们带着大批辎重走在泥土路上。

    杨明志知晓的秋雨季节还没有到来,等到那时候德军的后勤恶梦会立刻凸显出来。现在土地坚硬,德军的装甲部队才能所向睥睨。

    火炮被部署到城市外围阻止防御阵地。士兵们做好沙袋搭建阵地,甚至把火炮推到小树林用以伪装。

    88炮,这是德国人的骄傲,以后这种火炮作为坦克炮,虎式坦克应运而生。那真是一炮报销一辆苏军坦克,逼得苏军和西线的盟军,往往需要特34海和谢馒头海去和德军换,战损比非常夸张。

    因此罗马尼亚人赶来,等待他们的也是摧枯拉朽的精确炮击。

    不出所料,侦察兵真的发来了电报,时间已经是傍晚,军部立刻忙成一片。

    杨明志只想早点休息,搂着娇妻再享受一下开战前的幸福。士兵急匆匆的跑来,要求他去军部开会。

    库兹涅佐夫把指挥部搬到市政大楼这里,杨明志到来事,该来的军官都到期了。大伙围着桌子站着,一张大地图铺设开来,上面已经摆放了石子。

    “同志们,一切都被那个弗兰肯斯坦说中了,罗马尼亚人在向我们靠拢。咱们的多组侦察兵发现敌人,他们的旗帜和德国人完不同,他们必然是仆从国军队。”

    “他们既然敢来,就打他们个落花流水!”一名军官慷慨激昂的说道。

    “康斯坦察,勇气固然是好,准备的周才是胜仗的关键。我们的侦察兵发现他们在扎营,最快他们要明天抵达莫济里。他们的队伍中有少量坦克,装甲车也会较多。但是比起德国人,他们的重武器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