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燃香,香炉附近一般都备有火折子,平时还能拿来点灯用。

    李暮记得无论是自己屋,还是钱氏或老太太那,都会在香炉边放火折子,却没想到这里是书房,放着一堆李闻道的珍藏,李闻道怎么可能让人把火折子备在此处。

    于此同时,书房外又循声来了几个丫鬟嬷嬷,其中一个嬷嬷路子挺野,竟试图把书房门撞开。

    找不到火折子的李暮当机立断,把信藏进衣服最里层的汗衫里头。

    等她把领口整理好,门也终于被人从外面撞开。

    看到站在书房里的李暮,她们一个个都松了口气。

    特别是撞门的嬷嬷,唯恐门撞坏了人却不在里面,如今见着李暮,悬着的心可算落地。

    丫鬟嬷嬷们七嘴八舌地围上来,簇拥着要把李暮带离书房,李暮听话地跟着她们走,踏出书房门时回头看了眼匆忙间被她装好放回架子上的古籍盒子。

    ……

    李暮被送回松荣斋,人还没进屋,便有丫鬟率先跑进屋内,告诉老太太和钱氏,五姑娘找着了。

    担心不已的钱氏站起身,在李暮进屋时迎了上去,拉着李暮连问带看,生怕她一个人跑出去伤着哪。

    面对钱氏充满担忧的追问,李暮低下头,艰难地憋出一句:“我没事,你别担心。”

    李暮离开那会儿,李闻道已经送走了礼部尚书,来到松荣斋,方才听说李暮不见,他跟钱氏一样着急,可一听李暮已经找回,他又端起了当老爷的架子,还张口数落起了李暮:“要真不想让你娘担心,就别到处乱跑,看把你娘吓成什么样了。”

    李暮面无表情地忍下了竖中指的冲动。

    真的,全屋就李闻道没资格说她。

    老夫人见李暮安然无恙,安下心的同时,又将视线转向把李暮找回的丫鬟嬷嬷身上。

    先前撞书房门的嬷嬷早就等着回话了,见状立马开口,把李暮在大老爷书房的事情一五一十给抖落了出来。

    李闻道一听李暮居然跑去他的书房,直接从椅子上刷地一下站起来:“她去书房了?可曾碰坏书房里什么东西没有?”

    钱氏发现李闻道对他书房里那些东西比对女儿还要关心,顾不上家里其他人还在场,怒道:“老爷!”

    李闻道下意识往后仰了仰身子。

    老夫人怕他们夫妻俩在小辈面前吵起来,开口道:“行了,老大家的,赶紧让暮儿去把衣服换了,莫耽误出门的时辰。”

    钱氏这才收敛了怒火,带着李暮进里间换衣服。

    李闻道等钱氏进去,转向老夫人,压着声怕钱氏听见,又挺着调子,努力不让人看出自己惧内:“母亲,外头马车已经备好,随时都能出发,你们只管先去,我、我去书房看看。”

    老夫人简直脑壳痛:“去什么去!叫人把书房看好,等从清晖观回来再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