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诚煦是个皇子这事儿倒是不假,问题是过于傻里傻气的性子让大家时常忘了他这个尊贵的身份。皇宫里的小孩儿大都机灵聪慧,这里毕竟不同寻常百姓家,对于孩子们来说,多多少少也都懂得一点尊卑有别。可宋诚煦却不大一样,除了身着皇子的黄袍,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倒是和寻常小孩儿没两样。这格格不入的性子到底融入不了集体,所以免不了受人冷落。

    好不容易到了九岁入书院的年龄,按例要通过基本的入学考试才得以顺利入院。这天天气炎热,一众待入学的考生跪坐在书院的考场上奋笔疾书。然而时间过半,宋诚煦竟然还在摆弄手里的毛笔,他先是将狼豪一根一根捋顺,不一会儿又将它打散,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许久。先生走过看见他白卷不禁皱起眉头:宋诚煦,你再不动笔恐怕这次考试就通不过了。宋诚煦抬头看了看老师,又低头玩笔。先生摇了摇头,走掉了。

    今日书院先生的课讲《诗经》,那些情情爱爱的听的丘丘不耐烦,让她实在抬不起兴致。她趁先生晃神的功夫偷溜出课堂。想找个地方打盹儿,没想到走着走着就看一群人在这儿扣脑门儿,原来是入学考试。眼见远处有个小孩儿拿着笔睡觉,这倒勾起了丘丘的兴趣。

    丘丘悄悄地摸进场地,跑到那小孩儿的屏风后边,一看是小时候见过一两面的宋诚煦。她小声问道:喂,你再不写交白卷啦!

    宋诚煦:我.....实在写不出来,这题太难了!

    丘丘:你把题目说给我听听。

    宋诚煦:默写《出塞》并说说看法。

    丘丘扑哧的一声笑了,又忽然捂住嘴巴,四下张望看了看没人发现她,她小声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我说你写。

    宋诚煦:唔!

    丘丘:秦时明月......

    不会儿,宋诚煦的卷子就写满了字。丘丘对这首诗再熟悉不过,从前还与父皇谈起这首诗的雄浑。眼见宋诚煦过了难关,丘丘偷偷地跑了。

    过了不久,宋诚煦顺利地入学,进了教室径直坐在丘丘旁边,那曾经是个学霸坐的位置,如今却是来了个糊涂鬼。

    不过这个糊涂鬼和她一样不招众人喜欢,只得跟着丘丘整日的到处乱窜。这天,天气晴朗,丘丘懒得在屋子里上课,就拉着皇弟跑去御花园玩儿。不知什么时候,御花园的榕树上筑了一个马蜂窝。丘丘心想,把这窝打下来就可以吃蜂蜜了。丘丘:诚煦,走,找杆子,发起冲锋.....

    诚煦:皇姐,我...我害怕。

    丘丘:别怕,记住要领,举杆子,捅,跑。

    诚煦:呀.....嘿,快跑..

    只见丘丘二人打掉了蜂窝疯狂逃窜,找到一处草丛躲了起来。

    远处忽然走来一个人影,不一会儿就被马蜂团团围住,大叫:谁呀这么缺德,把马蜂窝捅了害人。丘丘刚想起身喊她快跑,定睛一看这人竟有些熟悉。她努力回想着,忽然间从记忆中抓住了此人的影子,不错,她正是丽妃身边的总管丫鬟,斌儿!

    可斌儿明明不是之前吃了哑药不会说话了吗?此时为什么还能大声说话?好似从未经历这番苦事儿?

    丘丘挠挠头,百思不得其解,正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赶紧拉着诚煦准备溜走...只听诚煦嘟着脸说,“咱们不吃蜂蜜啦?”丘丘无奈地看了看他:我的好弟弟,再不走被人抓住了就要挨板子了,赶紧走!

    没过多久,皇宫里就传来有人挨了马蜂蜇,疼的嗷嗷叫。大家都拿这当事儿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丘丘就这样东打一棒西扫一耙地长大了,诚煦倒是成了她的小跟班。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在丘丘十六岁的某一天,皇宫里的一小簇丫鬟正在热火朝天地谈论一桩小事儿。

    丫鬟一:喂,你听说了吗?最近宫里来了位红人儿,长相俊朗,气质飘逸,多少姑娘为之心动?

    丫鬟二:是呀是呀,我也听说了,我还没见过,岚儿见过,她跟我说,这公子一身好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而读书论道则不输皇宫里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