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西关城。

    自从魏英才率部攻占了西关城,他就一门心思,安安定定地留在西关城,一来可以让随站的部队将士们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二来魏英才也打算趁这段时间,按照泰安城在战后的管理模式,对西关城民政进行改革。

    西关城的规模比泰安城还小一些,但是也只是相对而言,该城的常住人口规模,还是超过一万。然而,事实上,这些常住人口却不全是西关城的本地居民,相反,城中其实还有上万的难民。

    这些难民当中,除了有哪些在各自当地讨不到生计之外,还有因为战乱影响而无法守住家园,为保性命而不得不举家迁移的民众。他们离乡别井,不远千里移居到西关城,为的不过是三餐温饱,一顿安睡而已。

    然而,正因为逃难而至,而且数量庞大,几乎都是结伴迁移,难民一下子聚集到西关城,使得西关城当地人口突增,而且还在持续增加的状态中,对当地管理层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突然的负担。这使得他们无法在极断的时间内妥善地处理这个问题。

    但对于难民而言,他们经历了战争带给他们的重大苦难,想着逃生到此却又得不到西关城原地方官员的有效庇护,以至于他们的生存状况,其实甚至比泰安城内的难民,还要差得多。

    魏英才一接手西关城,很快就掌握到这个潜藏着危机的实情,他对此,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对于掌权者而言,在战后政权易主之际,时局动荡之时,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安抚民心,才能有效而且相对稳固地逐渐真正掌握战后地区。

    所以,魏英才知道,倘若继续容许西关城有数量过大的难民,而这些难民又没有被很好地安置的话,

    恐怕眼前的平和很快就会被打破,只要难民情绪一涨,而且长时间没有办法得到基本满足的话,他们很容易就会孤注一掷,做出破坏当地秩序的行为,而且西关城目前的难民人数过多,届时更容易会引起一发动全身的混乱,甚至情势严重起来,恐怕将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于是,魏英才对解决难民隐患的事情,十分重视。而且,有鉴于泰安城的例子,魏英才也知道,该以怎样的步骤逐步解决难民的问题。

    魏英才组建本地议会不久,就特别设立西关城治安大队。而魏英才组建治安大队,正正就是为了尽快稳定西关城的整体公共社会秩序,一边监控一边维护,防止地方发生暴乱。

    正因为组建治安大队的真正用意,不是为了维护西关议会,而是出于治安考虑,所以魏英才把治安大队归属到兴华军旗下的附属治安部队。

    紧接着,魏英才密锣紧鼓地将治安管理问题进行下去,迅速在西关城立旗,招收了五百名治安部队士兵。

    因为西关城粮食物资缺乏,所以,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人员安排的事宜,完成招安任务,魏英才用粮食作为招兵的首要条件,为了吸引有力之士加入西关城治安大队。

    当中,只要愿意加入西关城治安大队者,每名新兵必定管饱,而且治安士兵的月俸,可以自己选择发放的方式,比如是发放金钱,或者是直接用食物取代。

    当然,两种方式也不会是以同等数量或价值供给选择的,魏英才自然不会忘记要平衡当中的差距。所以,如果是选择食物作为月俸的话,每一位新兵都可以多领两个亲友的口粮,由新兵带着亲友到军营食堂用餐。

    魏英才知道,在爆发战乱,周围环境极其动荡的情况下,有时候金钱,反而不一定是士兵们最为想得到的,毕竟,很可能怀揣万贯,也不一定能从战乱的地区换来粮食。相比之下,其实食物有时候反而比金钱还要重要。

    尤其是,有些难民是全家逃难的,刚到西关城,且不说能找到安身立命的工作,甚至连住处、吃食等等基本生活条件,都无法得到的,因此,对于这样的难民家庭,如果给他们多一点食物,家人当中就有机会可以多存活一个人。

    魏英才对于这些特殊情况的特殊需求,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知道,只要他平衡食物与金钱之间的等值问题,保证足够的食物供应,必定能快速招到所需要的人力,来充实西关城治安大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稳固的维和势力,保证西关城的安稳。

    魏英才的政策是有效的,西关城的治安新兵招募处,很快就聚集了大量闻讯而来的男丁。

    魏英才想要得到的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兴华军的附属部队。他希望治安部队不仅仅是维护西关城的治安,还能做一些后勤工作。比如,押解与看守俘虏,押运粮草,清理战场等等。

    因此,魏英才见报名治安部队报名的人不少,本着宁缺勿滥的态度,提高了参军的条件。

    经过三天的招募,五百名治安士兵招满。魏英才安排他们封闭训练三天,然后,给他们钢盔,配备长剑,安排他们接过兴华军的巡逻任务,在城中进行治安巡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