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郭云龙向李起提出现在就动身出发,李起答应了。

    “郭将军,朕已命人准备了四万两白银,作为你们路上的花费,待得你们顺利归来,朕还有重赏。”

    有道是皇帝不差饿兵,现在的李起真是渐渐体会到当皇帝的难处了。

    国家这么大,处处都要花钱,别的地方还好说,可以缓一缓,但是在军饷和后勤这方面,那真是一时都不能耽搁。

    这也是没办法,别人讨薪,都是用嘴巴,一旦军队来讨薪,那可是用刀子的啊。

    虽然说凭着李起现在的威信和地位,没人敢来闹,但越是这样,李起越是珍惜自己的地位和威信,绝不敢让这些流血的人,再有流泪的时候。

    郭云龙得到四万两白银作为路上军费,再加之李起又做了重赏承诺,更加是信心满满。

    “还请皇上静等末将捷报,末将告辞。”

    “朕送送你。”

    “末将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你我之间,难道还这么见外吗?你我既是君臣,也是知己好友,不必如此。”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又是让郭云龙这铁打的汉子感动不已。

    “皇上还是那个皇上,他没变。”

    心中感动,郭云龙在李起的相送下出了皇宫,最后信心满满的踏上前往山西的征程。

    看着郭云龙离去的身影,李起也是感慨,这一次,他郭云龙可是自己的重望啊。

    是的,这一次郭云龙真的是身负李起重大期望,甚至是身负整个大明江山的重望,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李起没钱了。

    准确的来说,是国库没钱了。

    因为连年的大乱,大明财政早已经是破产了,国库可谓是空的可以跑马。

    即便是李起从鞑子手中缴获了数以百万计的金银,但是那也架不住这一波又一波战争的消耗。

    再加之以后三年,李起将不再向农民收缴一份税收,这也将预见以后三年大明的财政将比现在更加困难。

    所以李起必须要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而这时候山西商人的身影进入李起的视线范围,可谓是极好的解开了李起目前面临的困局。

    一举端掉这些无耻商人,不但可以解决财政上面的困局,使李起在今后的一两年时间里面,都不需要为银子烦心,还能对以后的战局起到关键作用。

    众所周知,大明自打万历年末期,就一直受到天灾的影响,并且这天灾还一年比一年严重,这才是有了明末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