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大长公主气得茶杯摔的粉碎:“陛下他什么意思?我要去找他好好理论理论。”
“母亲找陛下理论什么?”其长子陈须拦住她,
“问陛下为何突发奇想关心起我儿的学业和骑射?陛下碰到他在玩闹,视而不见,您心里又该不是滋味。随口问了两句,孩子吓得跑回来,您不去找他,陛下都得找您,这孩子是怎么一回事。”
馆陶大长公主坐下,看向她娇贵的孙儿:“陛下只是随口问两句?”
“当然不是,问了我四个问题,又问我骑射如何。”小孩伸出四根手指。
馆陶大长公主想揍他:“四个问题就把你吓的跑回来,你还有脸告状?”指着小孩:“从今往后哪都不许去,给我在家学文习武!”
“噗!”刘彻一听小孩吓跑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去,匆匆擦擦嘴,又问前来向他禀报的春喜,“你是如何知道的?”
春喜:“陛下您一走,夫人就说,最多两炷香,陈家小公子就得跑。奴婢不信。夫人就让奴婢在门外盯着。奴婢亲眼看到的,还没到两炷香,人就从椒房殿出来。奴婢远远看到,皇后好像还追了出来。”
刘彻抬抬手,春喜退下。刘彻转向耷拉着脑袋,实则闭目养神的春陀:“朕明日去堂邑侯坐坐如何?”
春陀不得不睁开眼:“陛下觉得如何?”
“不好。”刘彻实话实话,“此事因去病而起,朕若不把他和卫家摘出去,卫夫人指不定怎么给朕添堵。”
春陀心说,您还知道啊。
“陛下就别去了。堂邑侯府的热闹,又不是一定要去堂邑侯府才能看到。陛下可以去隆虑侯府。公主嫁进陈家好些年,肚子一直没个动静,听说公主都不好出来见人,陛下不妨过去看看公主,太后知道了也会倍感欣慰。”
春陀所说的公主不是外人,是刘彻的三姐。当年馆陶公主为了陈家的富贵,为了儿女的前程,找上当今太后,为了保险起见同太后结了两门亲。她的女儿嫁刘彻,隆虑公主嫁她的次子。
馆陶公主有两个儿子,长子袭爵,次子文不成武不就,靠自己挣得一个侯爵不可能。娶了皇帝的女儿就不一样了。为了女儿,皇帝也会找理由赏他一个侯。果然在俩人成亲前,景帝封她的次子为隆虑侯,国四千一百二十六户。而他的长兄不过一千八百户。
刘彻刚刚那句话不过顺口说出来的,他一想到陈家兄弟日后干的事,恨不得令他三姐同那畜生和离,路过陈家都懒得看一眼,何况特意去。有那个时间,他宁愿送卫莱去上林苑。
“你说的极是,可惜朕不想去。三姐见着朕就哭她无儿无女,搞得好像朕儿女成群一样。”
春陀想笑。
刘彻瞥他一眼,春陀连忙低下头去。刘彻收回视线,“离大暑还有几日?”
春陀:“启禀陛下,离大暑没几日,离处暑还有些时日。”
处暑天也热,卫莱以前用阳历,只知道三伏天很热,从不知处暑在立秋之后。处暑当天一场雨下来,天气凉爽一些,路面晒干刘彻就送她出去,卫莱还觉得刘彻信守承诺。以至于到了上林苑也没催刘彻回去。
刘彻却呆不下去,目之所及处皆绿色,不见一丝姹紫嫣红,偏偏什么也说不得,陪她待一天就够了。
刘彻前脚走,卫莱换上短褐,带着奴婢们先修整棉花,后割红薯藤。红薯藤一半扔猪圈里,一半给厨子,教厨子炒红薯梗,用红薯叶蒸饼。
红薯梗脆脆的,红薯叶饼跟菜饼味道差不多,晚上除了卫莱多了两道菜,所有人都吃红薯叶就红薯梗也未曾抱怨,一来味道着实不错,二来配合主子,日后才有他们的好处。
“母亲找陛下理论什么?”其长子陈须拦住她,
“问陛下为何突发奇想关心起我儿的学业和骑射?陛下碰到他在玩闹,视而不见,您心里又该不是滋味。随口问了两句,孩子吓得跑回来,您不去找他,陛下都得找您,这孩子是怎么一回事。”
馆陶大长公主坐下,看向她娇贵的孙儿:“陛下只是随口问两句?”
“当然不是,问了我四个问题,又问我骑射如何。”小孩伸出四根手指。
馆陶大长公主想揍他:“四个问题就把你吓的跑回来,你还有脸告状?”指着小孩:“从今往后哪都不许去,给我在家学文习武!”
“噗!”刘彻一听小孩吓跑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去,匆匆擦擦嘴,又问前来向他禀报的春喜,“你是如何知道的?”
春喜:“陛下您一走,夫人就说,最多两炷香,陈家小公子就得跑。奴婢不信。夫人就让奴婢在门外盯着。奴婢亲眼看到的,还没到两炷香,人就从椒房殿出来。奴婢远远看到,皇后好像还追了出来。”
刘彻抬抬手,春喜退下。刘彻转向耷拉着脑袋,实则闭目养神的春陀:“朕明日去堂邑侯坐坐如何?”
春陀不得不睁开眼:“陛下觉得如何?”
“不好。”刘彻实话实话,“此事因去病而起,朕若不把他和卫家摘出去,卫夫人指不定怎么给朕添堵。”
春陀心说,您还知道啊。
“陛下就别去了。堂邑侯府的热闹,又不是一定要去堂邑侯府才能看到。陛下可以去隆虑侯府。公主嫁进陈家好些年,肚子一直没个动静,听说公主都不好出来见人,陛下不妨过去看看公主,太后知道了也会倍感欣慰。”
春陀所说的公主不是外人,是刘彻的三姐。当年馆陶公主为了陈家的富贵,为了儿女的前程,找上当今太后,为了保险起见同太后结了两门亲。她的女儿嫁刘彻,隆虑公主嫁她的次子。
馆陶公主有两个儿子,长子袭爵,次子文不成武不就,靠自己挣得一个侯爵不可能。娶了皇帝的女儿就不一样了。为了女儿,皇帝也会找理由赏他一个侯。果然在俩人成亲前,景帝封她的次子为隆虑侯,国四千一百二十六户。而他的长兄不过一千八百户。
刘彻刚刚那句话不过顺口说出来的,他一想到陈家兄弟日后干的事,恨不得令他三姐同那畜生和离,路过陈家都懒得看一眼,何况特意去。有那个时间,他宁愿送卫莱去上林苑。
“你说的极是,可惜朕不想去。三姐见着朕就哭她无儿无女,搞得好像朕儿女成群一样。”
春陀想笑。
刘彻瞥他一眼,春陀连忙低下头去。刘彻收回视线,“离大暑还有几日?”
春陀:“启禀陛下,离大暑没几日,离处暑还有些时日。”
处暑天也热,卫莱以前用阳历,只知道三伏天很热,从不知处暑在立秋之后。处暑当天一场雨下来,天气凉爽一些,路面晒干刘彻就送她出去,卫莱还觉得刘彻信守承诺。以至于到了上林苑也没催刘彻回去。
刘彻却呆不下去,目之所及处皆绿色,不见一丝姹紫嫣红,偏偏什么也说不得,陪她待一天就够了。
刘彻前脚走,卫莱换上短褐,带着奴婢们先修整棉花,后割红薯藤。红薯藤一半扔猪圈里,一半给厨子,教厨子炒红薯梗,用红薯叶蒸饼。
红薯梗脆脆的,红薯叶饼跟菜饼味道差不多,晚上除了卫莱多了两道菜,所有人都吃红薯叶就红薯梗也未曾抱怨,一来味道着实不错,二来配合主子,日后才有他们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