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熹微,第一缕晨光越过群山,直直透过少阳殿青玉珀利之时,殿内一对龙凤红烛犹是高燃,光亮异常,教人分不清天明地暗。洒金石榴帷帐内,卓枝尚在沉睡中,一张小脸埋在锦绣堆里,呼吸绵长。
晨钟悠然,余音声声回荡。
燕同自盥洗小室迈步而出,长袍宽宽松松披在肩上,尚有水珠顺着滑落,他掀开帷帐,俯身亲了亲她的颈:“阿枝,”卓枝模糊哼了声,燕同眼中蕴着笑,将她直接抱在怀中,拿起方才浸过温水的湿帕,为她擦了擦脸,又说,“寅时三刻该起了,今朝千秋殿拜见尊者,乘轿辇来去,不消片刻,回来再歇下。”
淡淡银檀气味包裹着她,卓枝睫毛扇了一扇,迷迷糊糊下榻,方略略一动,腰间便泛起奇异的酸麻涩疼,她一个不稳又跌回燕同怀里......晨起历经小小波折,但勉强还算顺利,好在今朝无需从古礼穿着袆衣素单。
燕同去六扇泥金屏后自行换衣,而她则由宫中掌事帮忙换衣梳妆。今朝挑的是鸾凤缠枝团花锦襦裙,外罩一件洒金暗印满枝拓榴大袖衫,柳掌事望见卓枝耳侧雪脯满是暧/昧红痕,顿目欲言又止,举起一座团团莲纹铜镜,“请殿下亲览。”
难道是发髻梳的不好?
卓枝对镜一照,梳的是堆云双环鬟髻,这不挺好的,她眼神忽然一顿,连忙凑近铜镜,尽是深深浅浅的痕迹,她拢了拢衣襟欲遮掩,可此举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尴尬提议道:“再加一件高一些短襦的。”
千秋殿,几座青鹤篆烟炉不见丝毫烟色,宋太后速来喜爱制香,可今日却特意吩咐宫人不燃熏炉。两人向尊者奉茶,宋太后笑吟吟地接过,她饮了口甜茶,满目笑意,看着并肩玉立一对新人,称赞道:“先帝眼光极好,你们果真一对佳偶天成,再般配不过的。”
宋太后放下茶盏,身旁侍奉的宫人捧上前一个扁而宽的檀木匣子,宋太后说:“这枚玉璧是哀家与先帝成婚之时,成祖赏赐的......”
卓枝行礼双手接过,大袖罗衫团花繁杂却也轻薄,随着她伸手的瞬间滑落臂弯,露出斑驳红痕的小臂,卓枝脸瞬时烧起来,她慌忙拢起宽袖,窘然道:“臣,”瞧见宋太后满眼笑意,她又说:“儿臣拜谢阿家。”
看出她不自在,宋太后好心的提及燕同的事,分散她的窘迫之情:“花卿,从前哀家怀着皇儿的时候,承恩伯夫人看哀家怀相,便说应当是个女郎,那年逢寅虎,遂为腹中孩儿起了个乳名,”
“咳,”燕同以袖掩口,他似是有些不适,轻咳了声:“若无事,儿与花卿侍奉阿娘用早膳。”
几人行至桌案前,见她明显站立不定,宋太后也不要他们侍奉,只象征意味饮下一盏长生羹,便吩咐他们二人坐下。一家人用过早膳,燕同携她行礼告退,卓枝腿软腰酸,行走之间难免不自在。
燕同伸手扶她。
卓枝推开他的手,毕竟千秋殿里立着那般多的人,她怎么好意思与他亲近。
她只僵硬的挪着步子向外走,燕同缓步随着她慢行,可没走几步,宋太后身畔的掌事姑姑却快步赶来,她躬身行礼说:“皇后娘娘且留步,太后娘娘说您落下了物件,请您回去取呢。”她又转向天子,躬身行礼:“娘娘只留了皇后娘娘独自进去,请陛下稍待片刻。”
她行了几步,便被掌事姑姑搀扶着进了千秋殿。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渐有脚步声传来,燕同回身,一眼看出她面色古怪,关怀道:“怎么了?”随她出来的侍人双手平托着方正檀匣......卓枝已经率先迈步走至高阶前,腿还软着,她扶着汉白玉阑干正欲迈步,就被燕同打横抱起,卓枝揪着他的袖子拒绝:“殿前怎能如此。”
他不理会她抗议,想起世说新语,他坦然道:“夫妻一体,卿不卿卿,谁人卿卿?难道还怕人看吗?”
行下御阶,他们乘御撵回到储宫,自然少阳殿高阶巍巍,也是由燕同抱着她上去的。梳洗换罢,燕同挥推殿内侍奉的宫人,瞬时侍人如流水般退下。
门扇无声的闭合,幔帐四合,只余他们俩人,此情此景,颇有些惹人心悸的暗昧不明,卓枝捏住披帛,缓缓坐远了些。燕同换了件四狮连珠纹的银朱常袍,他好似没发觉卓枝的小动作一般,斟了一盏甜果子酿茶递给她,温声问:“阿娘赐了什么予你?”
宋太后......
忆及方才的事,卓枝面上浮起团团红云。千秋殿内,宋太后将未说完的乳名说完了,卓枝顾不上笑,就听她顺带着吩咐掌事姑姑递给她个檀匣,打开一瞧,里面是一对嵌白玉凤纹缠臂金,宋太后同情的看了一眼她的臂膊,说:“臂钏宽大,带上可遮掩几分。”
卓枝仰脸无泪,自我安慰,一辈子很快的。
晨钟悠然,余音声声回荡。
燕同自盥洗小室迈步而出,长袍宽宽松松披在肩上,尚有水珠顺着滑落,他掀开帷帐,俯身亲了亲她的颈:“阿枝,”卓枝模糊哼了声,燕同眼中蕴着笑,将她直接抱在怀中,拿起方才浸过温水的湿帕,为她擦了擦脸,又说,“寅时三刻该起了,今朝千秋殿拜见尊者,乘轿辇来去,不消片刻,回来再歇下。”
淡淡银檀气味包裹着她,卓枝睫毛扇了一扇,迷迷糊糊下榻,方略略一动,腰间便泛起奇异的酸麻涩疼,她一个不稳又跌回燕同怀里......晨起历经小小波折,但勉强还算顺利,好在今朝无需从古礼穿着袆衣素单。
燕同去六扇泥金屏后自行换衣,而她则由宫中掌事帮忙换衣梳妆。今朝挑的是鸾凤缠枝团花锦襦裙,外罩一件洒金暗印满枝拓榴大袖衫,柳掌事望见卓枝耳侧雪脯满是暧/昧红痕,顿目欲言又止,举起一座团团莲纹铜镜,“请殿下亲览。”
难道是发髻梳的不好?
卓枝对镜一照,梳的是堆云双环鬟髻,这不挺好的,她眼神忽然一顿,连忙凑近铜镜,尽是深深浅浅的痕迹,她拢了拢衣襟欲遮掩,可此举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尴尬提议道:“再加一件高一些短襦的。”
千秋殿,几座青鹤篆烟炉不见丝毫烟色,宋太后速来喜爱制香,可今日却特意吩咐宫人不燃熏炉。两人向尊者奉茶,宋太后笑吟吟地接过,她饮了口甜茶,满目笑意,看着并肩玉立一对新人,称赞道:“先帝眼光极好,你们果真一对佳偶天成,再般配不过的。”
宋太后放下茶盏,身旁侍奉的宫人捧上前一个扁而宽的檀木匣子,宋太后说:“这枚玉璧是哀家与先帝成婚之时,成祖赏赐的......”
卓枝行礼双手接过,大袖罗衫团花繁杂却也轻薄,随着她伸手的瞬间滑落臂弯,露出斑驳红痕的小臂,卓枝脸瞬时烧起来,她慌忙拢起宽袖,窘然道:“臣,”瞧见宋太后满眼笑意,她又说:“儿臣拜谢阿家。”
看出她不自在,宋太后好心的提及燕同的事,分散她的窘迫之情:“花卿,从前哀家怀着皇儿的时候,承恩伯夫人看哀家怀相,便说应当是个女郎,那年逢寅虎,遂为腹中孩儿起了个乳名,”
“咳,”燕同以袖掩口,他似是有些不适,轻咳了声:“若无事,儿与花卿侍奉阿娘用早膳。”
几人行至桌案前,见她明显站立不定,宋太后也不要他们侍奉,只象征意味饮下一盏长生羹,便吩咐他们二人坐下。一家人用过早膳,燕同携她行礼告退,卓枝腿软腰酸,行走之间难免不自在。
燕同伸手扶她。
卓枝推开他的手,毕竟千秋殿里立着那般多的人,她怎么好意思与他亲近。
她只僵硬的挪着步子向外走,燕同缓步随着她慢行,可没走几步,宋太后身畔的掌事姑姑却快步赶来,她躬身行礼说:“皇后娘娘且留步,太后娘娘说您落下了物件,请您回去取呢。”她又转向天子,躬身行礼:“娘娘只留了皇后娘娘独自进去,请陛下稍待片刻。”
她行了几步,便被掌事姑姑搀扶着进了千秋殿。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渐有脚步声传来,燕同回身,一眼看出她面色古怪,关怀道:“怎么了?”随她出来的侍人双手平托着方正檀匣......卓枝已经率先迈步走至高阶前,腿还软着,她扶着汉白玉阑干正欲迈步,就被燕同打横抱起,卓枝揪着他的袖子拒绝:“殿前怎能如此。”
他不理会她抗议,想起世说新语,他坦然道:“夫妻一体,卿不卿卿,谁人卿卿?难道还怕人看吗?”
行下御阶,他们乘御撵回到储宫,自然少阳殿高阶巍巍,也是由燕同抱着她上去的。梳洗换罢,燕同挥推殿内侍奉的宫人,瞬时侍人如流水般退下。
门扇无声的闭合,幔帐四合,只余他们俩人,此情此景,颇有些惹人心悸的暗昧不明,卓枝捏住披帛,缓缓坐远了些。燕同换了件四狮连珠纹的银朱常袍,他好似没发觉卓枝的小动作一般,斟了一盏甜果子酿茶递给她,温声问:“阿娘赐了什么予你?”
宋太后......
忆及方才的事,卓枝面上浮起团团红云。千秋殿内,宋太后将未说完的乳名说完了,卓枝顾不上笑,就听她顺带着吩咐掌事姑姑递给她个檀匣,打开一瞧,里面是一对嵌白玉凤纹缠臂金,宋太后同情的看了一眼她的臂膊,说:“臂钏宽大,带上可遮掩几分。”
卓枝仰脸无泪,自我安慰,一辈子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