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几句后,媒体几下子就把话题往刁钻方面带。

    比如《华尔街日报》的声音:“最近特斯拉汽车的车型,发生过多起自燃事件,某些原因还尚未公布,安全问题已经被推到风口浪尖,人们称其为‘移动炸弹’,它会影响孟先生的决定吗?”

    孟谦听了翻译的转述,再说:“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以及公司注重的,新型锂电体系,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查和保护。安全层级上,会比旧有体系高很多倍。比如我们的手机电池产品,就很稳定。”

    对方理解着:“可你也无法保证它没有问题,是吗?”

    孟谦这回不用听翻译:“我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安全的,哪怕是一个汤勺、刀叉,也不一样会引起事故?我觉得,关键就在于,你该如何去规避事故,而不是觉得它有过一两个不安全的例子,就全盘否定它。”

    《连线》杂志的提问:“先生你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会提前到来吗?”

    孟谦点头:“我个人非常喜欢澄净的天空、无污染的空气,让新技术——不光是这一项——给地球带来更蓝的天空。所以我喜欢并愿意投资这一块领域,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让未来更美好。”

    “听说中国的空气质量很糟糕,这是否是激发你创造力的原因?”有一名n记者的问题比较针对性。

    孟谦看着他说:“你要分情况说,联系环境和实际,比如洛杉矶在上个世纪,不一样发生了光化学烟雾事件?”

    那名记者点点头。

    场外的刘建业微笑,反应真不错。

    然后孟谦再说:“当然,让人类拥有更好的生存空间,是激发我创造力的一个原因,也应该是所有人的责任。”

    孟谦的口才很好,他虽然大学都还没毕业,但出社会的时间比别人早,跟各种人打过交道,记者提出的问题,再有助手帮忙,他都能够对答如流。再就着新能源、电池方面的畅想,不断说下去。

    访问花了一个上午,媒体们从孟谦嘴里获得大量资讯。

    提取出了几个重点,次日——甚至互联网媒体当晚就赶出了稿子,因为这可能是一项对新能源产业起重要作用的领域,孟谦也表示过,如果美国的投资、政策环境合适,他愿意与当地企业合作。

    关注他的业内人,都在消化着。

    这放出的信号太多了,只要政策好,对方就有浓厚的投资兴趣。再联系到内华达政府对特斯拉的殷勤,合作的希望很大。所以隔天特斯拉股票开盘,就一片绿色(美股绿涨),相关领域也小幅度上涨。

    除了带来的经济领域影响,不同媒体侧重点不同,也有一些是对他这个人感兴趣的,按照传统观念,中国本土的高新企业不多,能够影响到全世界的,更是凤毛麟角。但孟谦做到了,他还这么年轻。

    采访的照片,也让很多人见识了他的真容。五官棱角分明,挺符合外国审美,重要的是他的意气风发展示出来,不管美丑,人更多靠的是自信。就现在这些照片的质量,上杂志的封面都行。

    孟谦的风度,很多外国人记住了他。

    ……

    同一时刻,特斯拉也在抓紧。

    媒体的频繁点名,让特斯拉有些被动。

    参考最近几例电池事故,镍钴锂电池(18650)的稳定性确实很难保证,剧烈碰撞下,过热起火都是可能的。但奇怪的是,最近一起事故中,只是轻微碰撞,却也引起了自燃,很是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