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能有几人穿绣龙紫袍、簪金冠?又听五坊小儿尊称他“殿下”,王氏当然即刻明白,福以大礼“妾身是皇甫珩的阿母,见过殿下。”

    普王神色中敬意毕现“夫人免礼,圣上播迁奉天时,本王曾与皇甫大夫共守危城,颇有同袍之谊。果然将门多英才,夫人定也教导有方,故而令郎既是骁将,又是智将。”

    他这般夸赞了几句,终于目光脉脉地望向宋明宪。

    “不曾想,除了大历十才子的诗,本王还有一件爱好,竟也与小宋娘子相同,便是品琴。奈何此前又是扈从圣驾,又是领军平叛,于这寻访名琴之事,无暇亦无兴。要说到京城好琴者,无人能出李平章李公之右,这些时日,本王也是得了他的指引,方知东市有这样一个好地方。”

    年轻王爷的这番话,当真是将从主到客的心,都焐得热乎乎的。明宪自不必说,王氏也暗自惊叹这位殿下行事端方正直,言谈又如春风拂过。便是那将将从胆战心惊里还过阳气来的掌柜,亦是喜不自禁。

    然而李谊却深谙欲擒故纵之计。

    面对明宪那张渐渐荡漾起桃色绯云的面庞,李谊又道“本王今日不过是来认认门,尚有事在身,须回府中。两位官眷现下还要去何处?本王可令家奴护送车驾一程,以免途中又生枝节。”

    明宪本想着还能与李谊谈琴辨音,一听这就要分别,颇有些失望,只得看向王氏。

    王氏道“怎好劳烦王府的将军们。想来这光天化日,天子脚下,总是清明太平的,吾等随意在东市走走便好。”

    李谊仍是一脸宁和的笑容,点点头,带着家奴告辞而去。

    王氏由着明宪又品赏了一阵琴音,瞧她忽然心事重重的模样,岂会不知原因。

    与宋若昭比,宋明宪于聪慧中又尚还有几分稚拙的模样,更教王氏喜欢。

    王氏昨夜细思,原还作了一层盘算,假使儿媳真的因那场祸事毁了身子根基,难再繁育,或可与她商量,将她这才貌亦佳的妹子纳入门来做个妾氏,岂不比那些外姓女子强些。

    但方才听普王说起,竟与明宪已有交谊,二人眉目之态,离郎情妾意,也不过就是差几口气罢了。

    这一日余下的时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王氏,面上是一层寻访故里的感怀,心下实已开始琢磨起儿子能否挣下更大的前程来。

    王、宋二人,一老一少,各怀心思地游玩到申时,方坐上马车回到长兴坊。

    踏进府门,来到正厅,却见若昭坐于堂上,一脸阴云。

    若昭起身,向王氏见礼后,盯着明宪道;“半个时辰前,普王着人送来这架琴,说是叫作‘疾雨’,赠与你。”

    明宪惊讶得瞪大了双眼,不知如何回答。

    若昭又道“这是蜀地雷琴,雷氏落了款的,少说也须百贯方能请得,普王为何为你花费如此之巨?”

    姐姐的话很有些咄咄逼人,明宪胆怯,更好像哑了一般。

    但她内心,又实在是浸润了莫大的欢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