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远方的山鸟携裹着夕阳的余晖没入丛丛的树林,几座山组成奇特的形状阻挡着这里面的村子与外界的交往。

    村子里的人,所唯一依靠的只有不曾断绝的几丈宽的小河。村子里有二十几户人家,大多靠着打猎为生。

    田垄上,几个精壮的汉子挑着水桶,后面伴着几个嬉笑的孩子在这上面行走着。不远处,村里的一条黄狗懒懒地卧在地上。

    一个汉子对那一群孩子笑着说“你们也快要去打猎了,怕不怕?”

    另一个汉子接过了话头“要是碰上野猪,怕屁股都保不住。”

    其中两个孩子明显被吓到了,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一个男孩却高兴的说“早就想去了,碰上野猪正好,我早想吃它了!”

    说着还咽起口水,应该是想到好多种吃法了。

    又一个汉子说“果然不愧是杨虎家的孩子,他是猎人的头领,你到正好接班。

    ”谁知那个男孩不屑地说“我才不要做猎人呢!我要去学武,做大侠!”

    他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对先前被吓到的两人说“你们呢?陈通?张意?”

    张意是村里唯一读过书,上过学的张夫子的孩子。

    张夫子据说学问很厉害,以前在县府教书。现在是四十几岁的人,领着个十岁大的孩子在这个村子寻个僻静远离纷扰。

    陈通是被杨虎十一年前在一次打猎中意外发现的。尚在襁褓中的他被杨虎所收养,因为伴着他的石块上歪歪斜斜地写着“陈”字。于是杨虎就给他取名为陈通。

    杨敢是一个强壮的小孩,很强壮。才十二岁的他,就已经跟成人一样高,还有着成年人的力量。

    张意嗤笑道“我才不会去做一个没脑子的人呢!我要去当将军,做万人敌!”

    大人们相视纷纷哈哈大笑,还不待说话。陈通便一脸鄙视的说“刚刚还怕野猪呢。”

    张意眼睛一瞪“你不也是,而且读书人的事情能叫怕吗?”

    陈通却不反驳,自顾自地说“我呢,只要学好夫子的知识,父亲的本事,以后去县城当一个小吏就行了。”

    张意和杨敢纷纷鄙视道“不思进取的家伙。”

    陈通正待反驳,人群却已到了村口。见此,陈通只好做罢。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他和杨敢的母亲正在前面等着他们俩。

    山里的夜晚很宁静,除了不时的鸟叫虫鸣,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声音。除了张夫子家还点着灯外,其他人早早的就睡下了。

    杨敢早就睡着了,呼噜声很大,吵着一旁的陈通根本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