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先生何罪之有。”他其实也明白,两人的思路根本不在一个节拍之上。

    不是说曹鼐想出这个办法就愚蠢了。

    要考虑大明的政治生态。

    朱祁镇担心放弃女真,对将来大明与瓦刺的对决之中,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曹鼐担心的是什么?

    曹鼐担心的是放弃女真的消息传出去,引起朝野动荡。

    这要就一个类比了。

    大明作为一直以来的天朝上国,对外从来是轻视,乃至于蔑视的。就好像女真各部,其实他们都是女真吗?并不是,而是朝廷不知道那一个文官觉得称呼他们方便,于是辽东所有部落都是女真人了。

    什么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即便是在大兴安岭以北的部落,也被成为北山女真。

    以曹鼐的政治经验判断,放弃女真各部最有可以引起动荡,乃是朝中很多大臣。

    在朱祁镇看来大明文官其实很矛盾。上层的文官,不希望朱祁镇打仗,特别是打大仗,如太宗年间的战事一般。而大部分文官,又接受不了朝廷的对外妥协。

    放弃哈密是大明正统一朝的污点,虽然所有人都不说,可这却是事实。

    曹鼐这个在外看来愚蠢到极点的缓兵之计,自欺欺人,压根就不是为了女真部落,而是想平息朝廷的舆论。

    真不是用来骗别人,而是用来骗自己的。

    大部分文官并不具备战略分析的能力,只会看流程,朝廷先礼后兵,符合圣贤之道,还没有出兵就被灭了,虽然有些可惜,但是正主都没有了,难道还要因为与瓦刺打一仗吗?

    张辅见状说道:“陛下,臣有一策或可救木兰河卫。”

    朱祁镇说道:“英国公请讲?”

    张辅说道:“朝廷与瓦刺决战,不现实,并不妨碍朝廷派一支兵马,增援木兰河卫,木兰河为城墙,臣从五军都督府的档案之中看过了,虽然是金元时期的旧城,已经破败不堪,高不过一丈五,但是对兀良哈与瓦刺来说,依旧是天险,陛下可派一员大将,协五千士卒驻守城中。派船只从阿速江入黑龙江,然后从黑龙江到木兰河卫,这一条后勤只要畅通,只需五千士卒就可以守住,木兰河卫。”

    “只是这需要一名智勇双全的良将。”

    不过此计实在是太危险了。

    首先张辅为了躲避兀良哈与瓦刺的骑兵优势,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水上后勤线。但是这一条水上后勤线太漫长了。

    从国内算,就是从江南到朝鲜,然后从朝鲜到海西,从海西到阿速江,然后从阿速江到黑龙江。

    虽然大部分用海运与水运。成本或许还不是山西到边关的七石才能到一石,但是朱祁镇想想就知道,其中消耗相当之大的。

    这是其一,后勤的困难。

    五千士卒对抗十几万瓦刺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