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集团参加交流的人员,有高阳、吴若涵、方建、贺广文、张晓龙,以及51微博的张跃、邵涵蕴等人。

    先是多尔西讲一份Twitter发展情况的PPT,由李琴负责现场翻译。

    多尔西先讲了美国互联网社交产品市场发展的概况,然后便是Twitter创办以来的发展。

    Twitter在今年3月21日上线,9月下旬用户规模突破了40万,12月下旬,圣诞节前,用户规模突破了70万,每日产生的消息突破了5000条。

    四季度的用户发展,因为融资400万美金,做了一些宣传推广,新增用户开始加速。

    目前,Twitter的团队已经有30多人。

    多尔西预计,2007年,Twitter用户规模会突破200万,甚至有望突破300万,日均产生的消息预计会突破1万条。

    2007年,Twitter预计能开始向美国之外的市场渗透……

    Twitter的发展情况,51集团众人听在耳里,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太low了,差51微博太远了。

    只是高阳不这么想,51微博的主流用户,注定在华夏市场。而Twitter的主流用户,又注定会在华夏之外的全球市场。

    在今天之前,高阳没在51集团的内部会议上介绍过Twitter,现在知道他看好Twitter未来发展前景的,只有吴若涵、邵涵蕴,还有古雅雯。

    吴若涵和邵涵蕴,自然是高阳的死忠粉,不会觉得Twitter的发展很low。

    接下来,由方建简要介绍51集团的发展情况,也是讲PPT,由李琴担任主翻译,邵若涵辅助。

    “多尔西先生,斯通先生,51集团是一家以互联网业务为主的,以社交产品为核心,以泛传媒为内容方向的新型互联网平台企业。

    截至目前,我们在互联网的布局,有同城生活网站、社交网站、免费邮箱、即时通讯、财经平台、微博客、在线支付、网络游戏、企业防病毒、应用软件分发、行业调研等项目。

    还有51研究院这样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整个集团,目前的工程师队伍有720多人。

    51集团的这些互联网项目,用户总流量已经超过5亿,各平台的用户重合度很高,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用户生态圈。

    目前,51集团在华夏全国有80多家法人公司,员工总数3500多人。

    2006年,51集团的营收规模预计在12亿软妹币左右,其中在互联网这一块,预计在7.5亿左右。

    51集团起源于2002年5月创办的两份太阳能行业商业杂志,运营太阳能媒体的骄阳公司,2006年的营收规模预计在4.5亿左右,营业利润超过3.5亿软妹币。

    2002年至2006年,太阳能媒体创造了接近11亿软妹币的现金流,为51集团从2003年开始,创办各个互联网平台项目,提供了现金流支撑……”

    方建在介绍51集团时,斯通跟多尔西悄声道:“51集团,有点google的味道。”

    多尔西回答道:“跟google有类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且51集团的发展速度,比早期的google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