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被立为新首领,但是还是有人不服,左厢大都督李虎便是其中之一。”杨济说完抿了一口茶,他所说的李虎就是后来唐国公李渊的祖父。
“李虎还是觉得着投奔贺拔岳之兄贺拔胜是正道,他不认宇文泰而是跑去找驻守荆州的贺拔胜赶紧来主持局面,贺拔胜手下大将独孤如愿也就是独孤信被派到关中安抚贺拔岳旧部,后来独孤信跟着北魏孝武帝入关中投奔宇文泰算是拥护魏廷的忠臣...”
杨济说撇去这两位,其余贺拔岳旧部如赵贵、侯莫陈崇等虽然推举宇文泰为主但总觉得昔日平起平坐的老战友当了首领怎么都不爽时不时发些牢骚。
宇文泰知道已故首领贺拔岳的旧部也就是自己昔日的老伙计们多多少少有些不服管所以举起尊崇魏廷的旗帜干掉杀害老大的侯莫陈悦号召大家一起对付高欢这个枭雄。
得益于宇文泰高超的政治素养以及和稀泥手段,后来贺拔胜也默认了这位继承弟弟班底的新首领,随后这只磕磕碰碰的队伍好歹是凝聚起来,北魏孝武帝不愿做高欢的傀儡见得宇文泰在关中站稳脚跟便入潼关找他帮忙。
“北魏就此变成高欢的东魏、宇文泰的西魏,宇文泰的西魏从建立伊始就存在了宇文泰元从亲信、贺拔岳旧部、贺拔胜集团、魏廷忠臣连带着河南豪强以及关陇豪强集团几股势力,这就是延续至今的恩怨源头。”杨济如是说。
宇文温点点头,他知道这些势力之间的分分合合就贯穿于宇文周建立、壮大、辉煌、陨落全过程,其中的关陇集团甚至亲历了隋朝的昙花一现又推举了李渊做他们的新一代首领,直到女帝武则天使出各种手段削弱之后关陇集团这头庞然大物最后才衰落。
以现代企业结构来说,西魏(北周)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宇文氏,其他股东则是上述势力的领头人物,宇文氏股份占比最大但并没有绝对优势。
对于关中(关陇)本地豪强来说,宇文泰这些人是外来户,而对于宇文泰来说关中(关陇)本地豪强是他必须团结的对象否则没办法和势大的高欢抗衡所以关陇集团也是西魏(北周)权力圈的重要势力之一。
“宇文泰让自己的元从亲信驻守关中要害之地以及京畿附近把独孤信、李虎等将领派驻到外地。当时任秦州总管监视独孤信的就是令尊,当然面子功夫要做足宇文泰让这两位成为八柱国之二。”杨济继续说着。
宇文温闻言倒是有些意外,父亲宇文亮被安排监视独孤信这是头一次知道,他在后世看过的史料不够细所以没有看到相关内容但想想之后倒也释然:杨济来到这个时代度过了十余年游走于长安王公贵族之间大约是对这种勾心斗角之事多有耳闻。
杨济说宇文泰在世时倒是能稳稳压制住这几股势力。但知道自己走了儿子们镇不住老伙计所以临终前让最信任的侄子宇文护执政帮着儿子应对这帮‘叔伯’,那之后事情就有些不对了。
当时宇文护不是柱国只是二十三大将军之一,宇文泰的‘等夷’(等辈)老伙计开始酝酿夺权“群公各图执政,莫率相服”。
眼见着局面对宇文家不妙,宇文泰的亲信同时也是‘等夷’人物同时也是儿女亲家的燕国公于谨协助宇文护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镇住各位国公。
宇文护得了于谨帮助拿到执政地位但众人内心并不服。他暂时稳定局面后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开始为宇文家披荆斩棘,要借着宇文泰去世不久余威尚存之际巩固宇文氏的地位。
“首先是元魏宗室、旧臣、河南豪强这一派,宇文护废掉魏帝让自己侄子宇文觉当了天王国号为周,元氏丢了纸糊的江山所以宗室还有旧臣以及跟着魏帝入关中的河南豪强怨气重重。”
这一点宇文温知道,去年五月他说动父亲奇袭黄州干掉的黄州总管元景山、黄州刺史宇文弼,还有在长安充当杨坚屠戮宇文宗室帮手的大司寇元孝矩就是上述势力代表人物,他们一有机会反起宇文氏来可是卖力得很。
杨济说接下来是贺拔岳旧部,宇文泰去世他们觉得是自己走上台面的时候了结果被宇文护动手清除。
贺拔岳旧部代表人物有八柱国之二的赵贵、侯莫陈崇,赵贵当年力推宇文泰当首领如今却屈居小辈之下便要教宇文护‘做人’结果事泄被宇文护反杀。
“赵贵图谋诛杀宇文护找来独孤信谋划,独孤信属于贺拔胜旧部原本就对宇文氏取代老上级不满算是旧恨。新近又被宇文护夺了兵权也是新仇,但是权衡利弊之后独孤信觉得宇文护一死局面不好收拾故而劝赵贵收手故而计划没有实施。”杨济说出了宇文温也知道的历史事件——赵贵、独孤信事件。
“独孤信对于诛杀宇文护有迟疑,但对方不打算放过他后来逼其自尽并将家人流放益州。”宇文温接上了话茬,后来侯莫陈崇因为发牢骚被宇文护得知随即逼其自杀,至此贺拔岳、贺拔胜旧部的怨气已经死灰复燃。
杨济点点头继续说道:“正是,独孤信手下同时也是儿女亲家的杨忠因此对宇文护极度不满,宇文护试图提拔杨忠之子杨坚委以重任缓和双方关系被对方婉拒。”
宇文氏和几个势力的关系开始激化,但此时宇文氏自己的内斗进而导致宇文泰元从亲信之间开始分裂,原因很简单:宇文护为了对付各路山头集大权于一身可权力拿到手就不想放,为了揽权接连杀了宇文泰的两个儿子立第三个儿子宇文邕即位。围绕这行为宇文氏的基本盘开始内讧。
“后来大象二年的并州总管李穆、幽州总管于翼、坚守洛阳的窦炽原本是宇文泰的心腹但对宇文护接连杀害宇文泰的儿子极度不满导致和站在宇文护一边的尉迟迥、尉迟纲兄弟关系恶劣,这也是后来尉迟迥起兵反杨而这三人反而站在杨坚一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虎还是觉得着投奔贺拔岳之兄贺拔胜是正道,他不认宇文泰而是跑去找驻守荆州的贺拔胜赶紧来主持局面,贺拔胜手下大将独孤如愿也就是独孤信被派到关中安抚贺拔岳旧部,后来独孤信跟着北魏孝武帝入关中投奔宇文泰算是拥护魏廷的忠臣...”
杨济说撇去这两位,其余贺拔岳旧部如赵贵、侯莫陈崇等虽然推举宇文泰为主但总觉得昔日平起平坐的老战友当了首领怎么都不爽时不时发些牢骚。
宇文泰知道已故首领贺拔岳的旧部也就是自己昔日的老伙计们多多少少有些不服管所以举起尊崇魏廷的旗帜干掉杀害老大的侯莫陈悦号召大家一起对付高欢这个枭雄。
得益于宇文泰高超的政治素养以及和稀泥手段,后来贺拔胜也默认了这位继承弟弟班底的新首领,随后这只磕磕碰碰的队伍好歹是凝聚起来,北魏孝武帝不愿做高欢的傀儡见得宇文泰在关中站稳脚跟便入潼关找他帮忙。
“北魏就此变成高欢的东魏、宇文泰的西魏,宇文泰的西魏从建立伊始就存在了宇文泰元从亲信、贺拔岳旧部、贺拔胜集团、魏廷忠臣连带着河南豪强以及关陇豪强集团几股势力,这就是延续至今的恩怨源头。”杨济如是说。
宇文温点点头,他知道这些势力之间的分分合合就贯穿于宇文周建立、壮大、辉煌、陨落全过程,其中的关陇集团甚至亲历了隋朝的昙花一现又推举了李渊做他们的新一代首领,直到女帝武则天使出各种手段削弱之后关陇集团这头庞然大物最后才衰落。
以现代企业结构来说,西魏(北周)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宇文氏,其他股东则是上述势力的领头人物,宇文氏股份占比最大但并没有绝对优势。
对于关中(关陇)本地豪强来说,宇文泰这些人是外来户,而对于宇文泰来说关中(关陇)本地豪强是他必须团结的对象否则没办法和势大的高欢抗衡所以关陇集团也是西魏(北周)权力圈的重要势力之一。
“宇文泰让自己的元从亲信驻守关中要害之地以及京畿附近把独孤信、李虎等将领派驻到外地。当时任秦州总管监视独孤信的就是令尊,当然面子功夫要做足宇文泰让这两位成为八柱国之二。”杨济继续说着。
宇文温闻言倒是有些意外,父亲宇文亮被安排监视独孤信这是头一次知道,他在后世看过的史料不够细所以没有看到相关内容但想想之后倒也释然:杨济来到这个时代度过了十余年游走于长安王公贵族之间大约是对这种勾心斗角之事多有耳闻。
杨济说宇文泰在世时倒是能稳稳压制住这几股势力。但知道自己走了儿子们镇不住老伙计所以临终前让最信任的侄子宇文护执政帮着儿子应对这帮‘叔伯’,那之后事情就有些不对了。
当时宇文护不是柱国只是二十三大将军之一,宇文泰的‘等夷’(等辈)老伙计开始酝酿夺权“群公各图执政,莫率相服”。
眼见着局面对宇文家不妙,宇文泰的亲信同时也是‘等夷’人物同时也是儿女亲家的燕国公于谨协助宇文护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镇住各位国公。
宇文护得了于谨帮助拿到执政地位但众人内心并不服。他暂时稳定局面后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开始为宇文家披荆斩棘,要借着宇文泰去世不久余威尚存之际巩固宇文氏的地位。
“首先是元魏宗室、旧臣、河南豪强这一派,宇文护废掉魏帝让自己侄子宇文觉当了天王国号为周,元氏丢了纸糊的江山所以宗室还有旧臣以及跟着魏帝入关中的河南豪强怨气重重。”
这一点宇文温知道,去年五月他说动父亲奇袭黄州干掉的黄州总管元景山、黄州刺史宇文弼,还有在长安充当杨坚屠戮宇文宗室帮手的大司寇元孝矩就是上述势力代表人物,他们一有机会反起宇文氏来可是卖力得很。
杨济说接下来是贺拔岳旧部,宇文泰去世他们觉得是自己走上台面的时候了结果被宇文护动手清除。
贺拔岳旧部代表人物有八柱国之二的赵贵、侯莫陈崇,赵贵当年力推宇文泰当首领如今却屈居小辈之下便要教宇文护‘做人’结果事泄被宇文护反杀。
“赵贵图谋诛杀宇文护找来独孤信谋划,独孤信属于贺拔胜旧部原本就对宇文氏取代老上级不满算是旧恨。新近又被宇文护夺了兵权也是新仇,但是权衡利弊之后独孤信觉得宇文护一死局面不好收拾故而劝赵贵收手故而计划没有实施。”杨济说出了宇文温也知道的历史事件——赵贵、独孤信事件。
“独孤信对于诛杀宇文护有迟疑,但对方不打算放过他后来逼其自尽并将家人流放益州。”宇文温接上了话茬,后来侯莫陈崇因为发牢骚被宇文护得知随即逼其自杀,至此贺拔岳、贺拔胜旧部的怨气已经死灰复燃。
杨济点点头继续说道:“正是,独孤信手下同时也是儿女亲家的杨忠因此对宇文护极度不满,宇文护试图提拔杨忠之子杨坚委以重任缓和双方关系被对方婉拒。”
宇文氏和几个势力的关系开始激化,但此时宇文氏自己的内斗进而导致宇文泰元从亲信之间开始分裂,原因很简单:宇文护为了对付各路山头集大权于一身可权力拿到手就不想放,为了揽权接连杀了宇文泰的两个儿子立第三个儿子宇文邕即位。围绕这行为宇文氏的基本盘开始内讧。
“后来大象二年的并州总管李穆、幽州总管于翼、坚守洛阳的窦炽原本是宇文泰的心腹但对宇文护接连杀害宇文泰的儿子极度不满导致和站在宇文护一边的尉迟迥、尉迟纲兄弟关系恶劣,这也是后来尉迟迥起兵反杨而这三人反而站在杨坚一方的主要原因之一。”